管理学百科|12Reads

农村富余劳动力

什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本身就十分充足,再加上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因素

1.总量过剩造成的。

我国是总量过剩型失业,即劳动力总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总需求所造成的失业从我国人口与劳动力供给总量上看,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庞大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到其他经济部}〕。据估算,目前农村劳动力约为207亿人,而我国只能消化7700万人,尚有13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栋

2.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造成的。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还有滥占耕地建厂、建房等,使得人均耕地面积锐减,造成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现

3.企业体制改革客观上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中沉淀的大量富余人员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沉重负抵由于国家难以像过去那样继续给亏损企业以财政补贴维持其生存,这样原体制下的富余人员必然步入下岗分流的行列,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缩小。

4.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兼并、破产和调整结构,使下岗分流人员急剧增加,在客观上加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5.城市化运动的结果。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之中,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必然带来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城市吸引力客观上造成了大量农村富余人员的出现

6.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必然产椒而我国有效需求总值不足,造成一定程度的失业下岗人员,因而给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一些困难

7.加入世贸组织的负面影响也是造成农村富余人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农业的技术、规模、经营方式等方面相对落后,农民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入世后农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将造成一些农民破产,从而出现一批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测算,我国目前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数量为1.5亿人,而农业劳动力现存数量则为3.2亿人。因此,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7亿人。可以说,我国目前存在着数量较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因而导致了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成为正比的现实。农民收入偏低成为农村的关键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尽快的消化安置和转移就业造成的。

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在,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农业劳动力富余,主要表现在为种植业劳动力富余。即传统的从事狭义农业种植业的农业劳动力,他们父一辈,子一辈的仍然固守在田园中,土里刨食、温饱度日。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全年性、季节性状态。即对于某个家庭来说,其中有的家庭成员中的劳动力,家中的农活一年四季用不着干,也会有其它人能干完干好。同时,又由于农事的季节性,一年三大季,干活没几天,这是由于农作物生长规律形成的。这样,大忙时劳动力参加劳动,一旦农忙结束,便会出现一部分人无所事事。上述特点决定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及其呈现的特点,使得农业、农村经济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使这些富余的劳动力本身生活不富余。因此,探寻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便具有现实迫切性。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存在原因,要结合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的加以解决。其主要对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吸收。这主要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来实现,也就是推进农业产业的升级。目前,就是围绕农村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主导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如此把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吸引到新产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中来。要通过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力开发霜期农业、反季节生产。如地膜技术的应用。由这样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来吸纳富余的农业劳动力。辽宁孟家绿色食品开发区的新植公司的棚桃栽植就是成功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劳动力投入量大,吸纳了较多的富余劳动力。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留工农一体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实际J清况能使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走上加工、经营产业,从而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面对我国1.7亿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光靠农业内部的吸收毕竞是有限的。要通过发展小城镇,使其成为商品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目前我国约有6万个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使其与非农产业相结合,便可安置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资料介绍,2001年一2015年,我国城镇化速度如果每年能够提高一个百分点,这就将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市民,“十五”期间每年至少可有1500万农村人口通过城镇化而转为市民,这当然就减少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绝对量。

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工业龙头企业的建设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近1亿人的富余大军。它吸纳富余劳动力的特点是速度快、人员集中。在当前突出工业立县、工业强省的大环境下,龙头企业的建设吸纳劳动力更明显。比如,一条生产200万平方米的墙地砖生产线,便可安置新就业劳动力150人。以法库县为例,它有着可供80条生产线所需的100%的原料供应量,到2010年全部投产便可安置1.2万人就业。仅此一项龙头产业就可安置富余劳动力50%以上。其它各地根据不同的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这是安置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最好载体。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它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安置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三产服务业、旅游业,商、建、运、饮、服、修,覆盖而广,适应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是安置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最便捷的产业方式。比如商业,既可做大也可做小。建筑业有师傅、也需要更多的力工。餐饮、修理业更是适应社会需求消费的必然产业,缺之不可。这在客观上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新兴的旅游业,其本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同时可带动相关为其服务的产业发展,这便能安置吸纳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

四是加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知识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使其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产业对其知识技术的需求,从而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有条件有能力从传统的农业产业中走出来,向其它产业走进去。从而安置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在培育形式上,可有短期脱产集中培训,也可由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实地示范带动,还可使农民自学提高。要办好农村文化室。这样,多形式、多渠道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教育工程的实施,必定能为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走向新产业奠定基础。

五是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劳动力输出。这是当前较落后农业地区安置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政府有关部门要设专门机构负责农业富余劳动力输出前的必要的岗前知识培训,特别是县级的劳动服务公司要具体抓好这项工作。要做好与输出的就业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工作以及法律支持、援助方而的工作。从而使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渠道实现就业。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