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内部再平衡

什么是内部再平衡

内部再平衡是指各国国内财政刺激政策应该让位于财政巩固措施,个人消费应该领跑复苏之旅。

内部再平衡的必要性

高储蓄低消费

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降至约35%,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之列,而低消费必然导致极高的储蓄率。巴奈特认为其中很大部分的储蓄都是预防性储蓄,因为许多中国人必须为将来的养老金、医疗和教育支出做准备。

高投资

在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50%,这样的高投资水平位于世界前列。鲍泰利和巴奈特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前,按照全球标准中国的投资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危机后急剧扩张的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投资率的上升。

经常项目顺差

2010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已从2007年几乎占GDP的11%下降到接近5%,但是巴奈特预计,顺差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再次增长。

内部再平衡的对策

服务业增长:服务业部门主要面向国内经济,其就业增长率快于制造业。人口老龄化将引起相关医护人员需求的巨大增长。

储蓄需求的下降:消费金融,以及因此产生的信贷获得正在不断完善,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也在增长,这些都限制了预防性储蓄需求的增长。

汇率升值:自2011年6月起,人民币兑美元的真实汇率上升了至少10%。如果这一升值趋势能够持续,人民币的真实汇率将不再被低估,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将因此而缩小。

政策改变:政策制定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国内的失衡问题,并开始将其作为首要问题来处理。为帮助经济实现再平衡,政府计划实施通货紧缩政策、调低经济增长目标为7%、并实施个人收入所得税改革。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