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共同成长论

 共同成长论

 

学科简介/共同成长论

        共同成长论是由中国心理学者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和家庭教育应用性理论及系列实际操作指南。这一理论从父母—子女双方的视角对儿童人格培养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位,该理论吸收了经典动力学、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本主义以及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合。同时,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现状、借鉴多年系统家庭治疗经验,规划出了系统的操作方式和规则。

研究机构/共同成长论

        国际发展心理研究会主持了这个专门针对中国家庭中人格培养的课题研究。研究会副会长、心理学者杨哲领导了这一理论的整合。并进行了大量的团体治疗实践工作。

学科背景/共同成长论

        国际发展心理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杨哲认为,相比于财产、身份地位、知识技能乃至身体素质等等,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最核心的利益是应该是让他们养成一种有独特个性的完美人格。他对这种人格的现实表现进行了如下的描述:“事件临头时,能迅速平衡心态,理智评判,沉稳决断,而不受情绪干扰,不受心境左右;平常生活中,心智淡泊宁静,不因声色激越而喜,不为一时得失而忧,平和愉悦;顺境时,和善宜人,有节有度,逆境中,积极乐观,不废不弃;对新生事物总怀好奇之心,乐于探求,知而后足;对大千世界总持开放心态,不迷不散;待人平等互重,洞悉敏察却又能包容宽厚;处事稳健恒久,乐于尽责却又总能持其刚要”。他认为,这是对健康心理标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有安全感,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乐观积极,人格和谐)的现实阐释,是孩子心理成长的方向。杨哲尤为重视对儿童原生创造力和独立意志的呵护和发掘。他认为,父母和孩子两个心理世界只有做到相互独立而又和谐融洽,孩子才能真正从亲子关系中获益,并且得到切实的支持。

        对于亲子关系,杨哲认为,虽然在理论上,父母人格完善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人格完善的父母才有资格培养儿童。只要父母认同心理学一些科学的理论,并且立下恒心去实实在在地努力,就会大有成就。这是因为,父母在拥有孩子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最为珍贵的机会,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对于父母而言,孩子也是一面最纯洁明澈的镜子,父母能从孩子的这面镜子里,映射出自己心灵中平常难以觉照的层面,这对父母自身人格完善来说,意义重大。父母对自己的责任和他们对孩子的责任,对自己的期望和对孩子的期望,这些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动力,而且,一种爱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停地流动,促进着成年父母更有力量地洗清自己成长中残留的幼稚的防御方式和自动化思维,与孩子重新共同成长,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关系,在完成自我救赎的同时,为孩子也托起一个美好的人生。父母应该要有一个强烈的意识,就是自我完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理论介绍/共同成长论

入门:情绪的自我关怀

        亲子关系中最大的障碍在于成人家长情绪的泛滥。我们不能把失控的坏情绪消灭,我们也不能够和它们决裂,因为它们恰恰是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但是,这些不请自来的坏情绪,我们却可以认识它们,可以了解他们,可以接纳它们,可以关照它们,什么时候我们成为了自己这些情绪的朋友,成为了它们的关怀者,我们的心才开始真正得到了自由,我们可以不必苦苦地驱赶它们或者强忍着伪装自己,我们就开始重新获得了一颗真实的心灵,获得了不受强迫性驱使和控制的能力,获得了让纯真的爱没有障碍地照射孩子、照射他人的能力,我们所爱的人可以欣然享受我们爱的温暖,从我们身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渐渐地,虽然我们还是总会感受到这些不好情绪,也会伤心、也会焦虑、也会恼怒、也会恐惧,品尝着苦辣酸甜,但是,我们将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加自主,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喜悦和力量,它不是被人、被财、被声色刺激之后的无常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本来的力量,一种从内心自然涌出的不会枯竭的动力和快乐。只有这样一个过程,才真正叫做成长。

        要想成功地走过这条道路,首先需要具备两种能力品质。
        第一种,良好的、愉快的亲子关系乃至一切人际关系无一不是两种品质的结合,爱和尊重。爱是父母的天性,到处可以感受到。但是尊重,这种品质却很难真正地看到。社会上经常看到的所谓的尊重,或者是在处理关系时候为了获得支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取悦对方的姿态,是一种功利性的操控,或者就是出于自卑而仰视对方。真正的尊重是庄重有礼,平等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对方的权利和自己的权利一样重要,对方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一样对待,对方的尊严和自己的尊严一样贵重,对方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一样神圣。一个角色只能是另一个角色共生体,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内无论是那种角色,都绝非独立存在的,都是关系中的一面。对方的心理意象和自我心理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对方的心理意象是卑微的,并不代表他真的是卑微的,只能显示自己的心理有一个卑微的层面,如果对方客体的表象是肮脏的,自己心里一定有一个肮脏着的结构,以对方客体为媒介,一个人污染了自己的心。在心灵世界里,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尊重映射在自己心灵里的别人和尊重心中的自己,都是在呵护自己的心灵。所以,尊重别人就是为了获得一颗不被自己玷污的心灵。父母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的权利和自己的权利、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孩子的尊严和自己的尊严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心理发展阶段不同,表现出的具体内容会有很大差异。如果对孩子缺乏尊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顺从,表面上是爱护,实际上是操控。
        第二种能力品质,是内省力。就是对心理经验的切实感受和理解。能够感受到对方心理的体验,也能够努力感受其自己的内心曾经发生过什么,是为什么发生的。这是我们穿越我们和他人之间,自己现在和过去之间心灵隔阂的能力。不光是心理学,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这种内省力。

深入:进入一种成长状态

        快乐的源泉并不是一个人变成了什么,而是他处在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之中。
        当一枚石子被扔出去,很快就会落在不远的地方,因为推动的力度不够;一颗子弹射出枪膛,飞行几百米之后也会掉在地上,有爆发的力量,但是不持续;一个火箭发射出去会飞行很久,但迟早也会落下来,有了持续的推动力,但是终究会耗竭掉;日月星辰,在宇宙飞速运动行进,恒久不变,因为这种运动和速度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存在方式。从做事情到做事业,再到做人,就好比这三种不同的状况,作为一个人,也可以进入一个轨道,也可以有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成长、不停收获的存在方式。当成长已经变成了父母的一种存在状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很难再看到那种摇摆不定的困扰,或者退行滑落的烦恼,就好比一个人踏上了一条欢乐的旅途上。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因为对于这样的人而言,生活中的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成为阻止他们的障碍,从这种人身上,能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巨大的生命力量。共同成长,是父母们要达到的一种生存状态。
        进入共同成长状态的父母会做出这样一些积极的表现:
        首先,他们会保护孩子自身天然的巨大成长动力不被人为因素所破坏,他们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形成真实自体。第二,处在共同成长状态下的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会有一种镜像作用。就是孩子从父母那里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看到一个美好的自己,看到一个有力量的自己。父母从孩子那里也会看到一个成熟的自己、值得信赖的自己,会看到自己付出的大爱。第三,这样的父母有能力承受来自孩子的各种攻击,孩子会从父母的有益反应方式里获得成长。第四,正如客体关系理论所主张的,这样的父母会成为孩子成长之初的一个良好的客体,被孩子所使用,来帮助孩子建立起一种优良的客体关系模式。这样的孩子会形成健康的人格,也会有很好的情商。

收获:在共同成长中获得幸福

        对于幸福,去强行抓住幸福就像试图用箱子锁住阳光,抓住那一刻,就瞬间消失了。有许多人正是为了获得一点幸福感而把自己变成心因性疾病的病人。如果成人对孩子做到了理解、接纳和尊重,父母和孩子两个世界达成了既相互独立又能和谐相容的理想状态,就能够消除意志冲突,彼此都会长久地对对方发挥出积极的价值,给对方带来不可替代的支撑和温暖。这不仅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也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如果是这样,幸福感就会和如影随形。幸福就在美好的关系里,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就是他创造美好关系的能力。
        儿童的心灵与成人的心灵是特征不同的两个世界,呈现两种不同的景象,运用两套不同的规则。在这两个世界没有达到既独立又相融的理想状态的时候,很难免,父母与孩子各自坚持着两套思维、两种诉求,截然不同、格格不入,甚至针锋相对。那么,谁更应该先主动走进对方的世界呢?“应该”首先包含着“能够”,只有成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是成人家长的责任。如果父母能够真正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充分地理解和接纳了那里的特征和规则,双方许许多多意志上的冲突就不会出现了,而是会融合成共同的意愿。
        这些理念体现在在现实关系中是四种表现:第一,关注接纳;第二,归还权力;第三,坦诚信任;第四,鼓励创造。

操作:父母对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陪伴

        共同成长论列举了几种典型的问题表征,分别是:婴幼儿的恐惧或者童年恐慌;偏执任性;入托、入学焦虑;以及厌学、辍学。
        第一种典型问题是儿童恐惧或者童年时期的恐慌。这个问题有一少部分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但是大部分孩子的问题是后天形成的,抚养方式问题带来的安全感缺失、接触到负面信息过多都可以形成。前额叶理性的判断和杏仁核的生理反应不协调。恐怖情绪一旦建立了条件反射,在遇到相应刺激物的时候,自然反应,这一刻人是不跟着理性走的。另一种童年期恐慌表现为对生活风险不能正确理解,这种问题成因机理从心理动力学和生物学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一般理解是几种深层次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发展缺欠综合表征为一种弥散的、恐慌性的焦虑。第二种典型问题是偏执任性。人在生命最早时期的心理在偏执位态、抑郁位态和自闭位态三者之间循环发展,这个时期过度剥夺或者过度满足都可能造成孩子出现缺乏理性、缺乏控制能力的偏执任性。第三种典型问题表现是新环境焦虑,也就是到了年龄拒绝上幼儿园,或者入学焦虑。主要原因一是安全感缺失,二是客体关系障碍,三是社会化滞后
        第四种典型的问题表现是厌学。它的根源出于五种不一样的情况:第一,情绪逃避;第二,社交逃避;第三,关系饥渴;第四,驱力失衡;第五,自我混淆。
        共同成长论总结了父母良好的陪伴艺术对于改善儿童心理问题的疗效因子:分别是希望重建;关系矫正;自由意志;焦虑松弛;技能获得;重获价值;良性仿同;情绪呈现;内省顿悟。
        推荐了四种操作方式:改善交流、游戏陪伴、行为引导、故事暗示。
        第一种艺术:改善交流,分为三个技术:情绪呈现技术;独立意志技术;心理支持技术。
        情绪呈现技术分为两个步骤:关注接纳和支持呈现。
        独立意志技术要求:交还权力、全程尊重、鼓励思考。
        积极支持技术要求父母做到两点:消灭魔咒,真诚欣赏。
        第二种艺术:游戏陪伴。要求遵照三个原则:第一,认真投入。和孩子平等地玩儿,共同协商建立游戏规则,带头遵守游戏规则。既不能文以载道,也不要刻意引导,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构建游戏方向;游戏中更不要轻浮戏弄,高高在上。父母只要呵护好孩子的游戏热情,就成功了一半。第二,关注情绪。父母在游戏当中要关注并且试图引起孩子的情绪表达。第三,启发内省。父母在游戏中通过鼓励表达式的提问,启发孩子呈现内心世界,将关注力从外界事物转向内心,为孩子的内省和领悟打开了一扇门。
        第三种艺术:行为引导。行为引导包括三项技术:第一是行为契约。第二是放松治疗。
        第四种艺术:故事暗示。对于有情绪反应障碍的孩子,父母通过讲故事,扰动情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思考:父母支持孩子对自我的整合

        人生需要两件最基本的东西——动力和方向。而这两样东西都只能来自于一个源头,那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认知的不同情况决定了人生的不同状态,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五种:低级认知;被动认知;虚假认知;推翻认知;成熟认知。
        共同成长论对于自我认知的整合提出了多种路径:
        1、对自己思考了什么有一个清醒的意识;
        2、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进行主动的、深刻的整合;
        3、对自己的各个心理层面做出认真的探寻;
        4、对自己未来的选择进行思考和评估;
        5、对自己在各种角色之下的自我真实意义进行思考;
        6、把自我融入进一个博大境界中去体验;
        7、把整个社会作为大背景来认识自己。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