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是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于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配备使用制度改革。
我国公车改革的困境分析
(一)公车消费成本惊人。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白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2007年该项经费支出已经接近9000亿元,其中公务用车消费占比例较高。同时,各部门每年的采购公车的规模和财政支出还在不断增长,导致公车的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给政府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严重削弱了政府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资源的投资。
(二)公车私用的现象严重,难以控制。
我国的公务用车实行分散管理的制度,公务车分配到各个部门以方便不耽误工作。但由于公车的使用过程很难进行监督,很难判断公务用车到底是被派出去办理公事了,还是用于私人事件。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公用的比例仅占1/3左右,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私用,公务人员的私用,司机人员的私用都造成了公车资源的浪费。
(三)公车的腐败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利益。
公车的腐败问题一直都包括公车私用问题,公车的超限配置,购买使用环节运用各种手段侵占国家的财政资金。举例说明:有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的维修费就高达十万,一年中换了40多个轮胎,有些单位在公车加油,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虚开发票。类似这种超额超费使公车支出成为了“无底洞”,不仅给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加重了企业和民众的纳税负担。
公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因地制宜的创新自己的改革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
优化改革方案。1、在公车的配给资格上,坚持现有规定,取消省部级以下官员的专车,开展作一律使用公务用车。2、根据当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核定保留一定量的公务用车。3、在公车管理中引入电子监控系统。如江苏省吴江率先将CPS监控系统配备到了全市公车,遏制公车私用效果明显。4、公务用车模式向社会化转变。政府可向公车公司租用公车,驾驶员可以按照国有企业人员人流办法统一安排。5、任何个人不得介人公务车的保养环节,公务车的保养应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费用由政府向维修部门统一结算。
(二)法制创新是公车改革的关键出路,建立健全公车管理的法律法规。
公车改革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财政与舆论两方面的压力,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则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正是公车改革屡改屡败的根本原因。公车改革应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做保障,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公车使用管理法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此能够对公务用车提供规范化,法治化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公车改革走出困境。
(三)加大公车改革的教育,从根源上杜绝公务人员的特权意识,平衡公车改革的各方利益。
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和管理。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教育,使其明确公务用车的使用手册,杜绝司机使用车辆时在加油、维修等出现的问题。还要引入奖惩机制,加强司机的绩效考核加大宣传公车改革的力度,加强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培育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转换为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人员从思想根源上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