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
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信心,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脸面发红发热,躯体紧张、僵硬;分泌大量唾液;小便时有人在排尿困难等。儿童社交敏感症如不能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症。目前,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胆小,害羞,不敢说话,不愿和人交往,但行为举止正常。有这种心理障碍,平时表现正常,一旦处于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中,就出现异常反应。例如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甚至表情淡漠。
发生原因/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发生大多与家庭环境有关。在这类家庭中,儿童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或经常被父母打骂,这些不良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退缩、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遭受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恐怖症状。
综合来说,导致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儿童社交敏感症状之一:脸面发红发热
1.家庭教养不当是造成社交性退缩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封闭性格,特别是孩子幼年时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2.也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好独处。
3.有的属于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有不愉快的经历而致。因为寻求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人交往。由于社交性退缩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使得儿童难于应付各种人际交往而变得自卑和胆怯。
儿童社交敏感症也与身体、技能、智力等准备因素是否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儿童在身体、技能、智力诸方面都达到成熟时,他就能比较独立地进行社交活动,使自己成为家庭、群体和同伴中的积极成员。而社交敏感症却只能使儿童走向相反的一面。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与身体、技能、智力等准备因素是否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一个个子矮小的男孩,在同伴中看起来他就像是个幼儿,甚至还成为同伴取笑的对象。由于长得矮小,同伴和父母都还是把他当成小孩,而在他看来这是对他的污辱。这样的儿童往往有一种否定的自我概念,有一种似乎被人抛弃的感觉,并表现出较多的依赖性和倔强劲。相比之下,那些成熟较早的男孩,由于身体发展快,自己感到像个成人了,其他人也把他当大孩子看待,因而感到自信,有较强的独立感,更可能成为受同伴推崇的人。 心理学家马森(P.H.Massen)和琼斯(M.C.Jones)曾对33个男孩作过测验,其中10个是早熟者,17个是晚熟者。结果发现,那些成熟晚的男孩比较多地认为自己受人排挤和支配,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作出很大的努力以求得社会的承认,由于自我感到不安全而引起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早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中能扮演大孩子的角色。
危害/儿童社交敏感症
社交能力的形成与身体、技能、智力等因素的成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交水平的成熟反过来也影响着身体、技能、智力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社交方面较成熟的儿童,由于适应力强,同伴关系相处得很好,因此常常被成人看作是“有能力”、“有创造性”的人,在同伴中也多留下稳重、友好等印象,这些评价和印象提高了儿童的社会地位,满足了他的尊重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他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愿望。
社交敏感反过来制约儿童智力与身体发育
相反,社交方面不成熟的儿童,由于适应力差,同伴关系相处得糟糕,因此常常被成人看作是“不合群”、“孤独”的人,在同伴中也多留下奇怪的印象,这些评价和印象降低了儿童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影响了他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各种社交能力,进一步使儿童智力、身体、自信心等变差,甚至长大后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来。
不过最显而易见的便是,由于社交敏感症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使得儿童难于应付各种人际交往而变得自卑和胆怯,一些孩子还因此不愿去幼儿园,不敢去上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预防与克服/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教育学家认为,要为社交敏感的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社会交际处于萌芽阶段时,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体验,就可以预防孩子出现社交性退缩。
家庭外部的社交
了解儿童社交能力在其关键阶段的发展变化,有助于进一步对症下药。
和玩伴们常常在一起是一种基本而且必需的人际交往体验
6岁后,儿童在社交方面已从依恋家庭发展到依恋同伴。6岁前儿童趋向于父母,同伴友谊频繁多变,6岁后儿童则趋向于同伴,同伴友谊相对说来比较稳定。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中,儿童学会了合作,遵守规则,并把这些规则发展到的同伴游戏中去。由于责任感的发展,使儿童喜欢督促其他同伴;由于自尊心的提高,使儿童学会了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这时儿童还常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开始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能作自我批评,并且形成对同伴的敬佩感和同情心,但对同伴的赞许又很敏感,好胜心较强。儿童教育学家认为,要为这类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社会交际处于萌芽阶段时,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体验,就可以预防孩子出现社交敏感症。倘若孩子对社交已有了畏惧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去,与同伴交往,而不能迁就他,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之后就开始有交往的愿望,这也预示着他们交往心理的萌芽。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单单与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此阶段交往的社会需求了。此时,就要让孩子尽早参与集体生活。如果将孩子及时送入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满足他们交往的愿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获得良好发展。
父母要做的事就是在孩子对社交已有了畏惧情绪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去,与同伴交往,广交朋友,认识到“自己很有吸引力”。要让孩子尽早参与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满足他们交往的愿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获得良好发展:
1.断绝不良刺激,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会交往氛围,让他重新恢复自信、乐观的性格。
2.让孩子独自与陌生人交往。先从身边较为熟悉的环境中的陌生人开始,渐渐向外扩展,让他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3.让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是件自然的事情,并以身作则,在与人交往时,诚恳而自然。
4.如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让他自己去解决。
5.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社会交往经历,鼓励他良好而积极的行为。
家庭内部的社交
常与父亲接触的儿童社交能力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永远是合作的伙伴。
母亲往往关心对子女的生活料理,父亲更多地关注子女的全面发展。父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二是直接教化。父亲的成功之处应该在于宏观把握子女的成长环境,养成良好性格,与社会相处融洽。
父爱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少年儿童常常有意无意地观察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资料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子,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更富于男子汉气概。据海兹曼等人报告:缺乏父爱的少年儿童情感障碍尤为突出,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与自制力弱等缺陷,并有攻击性行为,甚至成人后,会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美国专家用30项社会行为指标对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他们发现这类儿童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症”。少年常与父亲接触,往往社交能力强,伙伴关系融洽,同时随着父亲参与一些社会性活动,感受多种社会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些新的观念,好性格利于孩子在社会上获得尊重、认可以及快乐,这对于远离社交敏感症非常重要。
“社会故事”案例/儿童社交敏感症
“社交故事”为美国自闭症儿童辅导员卡露古利 (Carol Gray) 所创。它是借着说故事的方式,向自闭症儿童仔细地描述一个特定的社交处境,令他们明白在处境中应有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模仿正确的社交行为和态度。当我们向自闭症儿童反复说故事时,这些社交常识便会植入他们的脑海中,增进他们对社交处境的理解,并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发地对相应的处境作出恰当的反应。“社交故事”原本是针对有说话理解能力、有句子组织能力的自闭症儿童来设计的。
一般认为适用于能力较高的轻中度弱智自闭症儿童,而对能理解简单符号及简单的语句的学生尤有帮助。一般人在接触到别人的社交场合中,往往很容易便能从当时的情况、别人的表情反应和常见的环境提示等来估计别人的想法,甚至推测别人将有的反应,由之能轻易作出别人预期的恰当的社交反应。这种审时度势、观言察色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透视别人的能力”。
指令性强制社交学习 一般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地学懂以至灵活掌握这种“透视别人的能力”,更具体的说,则包括:感觉的判断、概念的判断、情感的判断、属于第二者的判断、群众的判断等。并且他们会逐步把这种能力曾运用所及的各种社交处境分类归档,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可名之为“社交数据库”的记忆档案,当中包括有人物档案、态度档案、社交行为档案等。问题在于很多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研究都指出自闭症儿童根本缺乏这种“透视别人的能力”,而存放在脑中的社交行为资料也是杂乱无章的,甚或可以说没有分类归档。结果每当他们面对一个社交处境时,便无法在数据库中提取相关的资料,从以作出应有的社交反应。基于上述的心智理论,“社交故事”的方法便是希望帮助自闭症儿童重建他们的数据库。当然由于他们根本缺乏“透视别人的能力”,所以“社交故事”的方法基本是以死记硬套的方式把一些社交常识植入他们的脑海中。
不过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所谓死记硬套的方式绝不意谓以指令式的方法强制儿童模仿学习,相反是透过说故事的生动方式来教导或引导他们。这也是“社交故事”之特色所在。“社交故事”主要是由下列四种句子组成:描述句描述事情发生时,周围环境的情况、有哪些人参与、他们的行为等等。(例):在图书馆内,大家都很安静地看书。透视句形容事情发生时,别人对它有何感受和看法,为何他们会作出描述句中的行为。(例):如果我们大声说话,其它人听到声音,就不能集中看书了。指示句指出应有之行为和态度,提示自闭症儿童作出适当的反应。(例):我可以尝试合上嘴,不发出声音。控制句使用一些特别的提示,使自闭症儿童能记起应作的行为,使他们能自发地作出适当的反应。这些提示必须能切合个别儿童的特定需要,故我们可尽量与他们一起设计。而对于一些未能明确表达及理解这些特别提示的儿童,在编写社交故事时是可以省略控制句的。(例):我可以将嘴拉上拉链,保持安静。
句子比例——编写社交故事时,我们必须注意四种句子的比例:即每出现零至一句指示句或控制句,就必须附有二至五句描述句及(或)透视句。换言之,社交故事中可以没有指示句及控制句,但就必须仔细描述周遭的环境、人们的感受和反应等。因为若我们向自闭症儿童多加说明我们的感受,为何我们会在此环境作出这些行为,这样才能使他们明白我们的处境,从而自发地模仿我们的行为。众所周知,大部份的自闭症儿童是倚赖视觉多于听觉来学习的。“社交故事”正是运用了视觉策略。使用社交故事的时候,我们会为儿童制作一本故事书,每一页的内容包括故事的一句文字叙述,以及相关的相片或简单线图。这样,当我们向儿童反复说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能将一个个社交情境及社交行为,变成一幅幅图画,打印入自闭症儿童的脑海里面。
注意事项:
一、因应儿童的理解能力编写。
二、以儿童作为第一人称来编写。
三、应仔细注意个别儿童对故事中所含词汇的不同理解,特别是故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价值判断的词汇,宜小心辨析儿童是否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例如故事中常会出现“这是不好的行为”,但儿童对于“不好”的理解可能是等于“老师不喜欢”,倘能注意到他们这些细微的理解上的偏差,使能相应地作出纠正及指导。
四、鉴于真实的社交处境往往是存在很多变化的因素,所以编写故事时应尽量使用“可能”、“有时”等字眼,从而避免儿童误以为绝对是如此并因而产生不必要的固执行为。最后,写故事时尽量加入社交处境所可能遇见之情况,以使儿童学懂较有弹性的社交策略。
编写步骤:
一、观察:在编写故事之前,首先要观察儿童最需要训练的社交行为,以及他在掌握该行为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
二、编写故事:因应儿童的理解能力,针对行为中最因难的地方,个人化地编写故事。若儿童能力能应付,可与他一同编写故事或引导他说出适当的社交行为及态度。
三、阅读故事:首先应先将故事读给儿童听,成人可站在儿童后侧与其一起阅读故事,或由录音带播放故事,让儿童聆听。倘儿童能力能应付,应教导他自行阅读故事。
四、背诵故事:若儿童已熟识故事内容,可尝试让他背诵故事。若儿童能力未能应付,可跳过此项,继续与儿童一起阅读故事或由录音带播放故事,使儿童更能熟识故事内容。
五、仿真应用:仿真行为的社交情境,让儿童在指导下执行应有的社交行为。
六、推广:若儿童能掌握仿真的训练,可将故事内容告诉第三者。在设定的社交情境下,第三者需要背诵故事来提示儿童或诱导他们作出适当的社交反应。
七、消退/类化:在儿童能自行应用故事时,可使用渐消法引导儿童不再阅读或背诵故事而继续执行该习得的行为;此外,可将故事告诉不同的对象,使儿童能将同一个社交行为类化予不同的对象;再者,可重写故事,将相同的行为应用于相似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