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假想的观众

基本定义/假想的观众

“假想的观众”是青少年“生长爆发期”特有的心理,他们认为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假想的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

具体表现/假想的观众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都会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个体发展的幼儿期曾经出现过。例如,幼儿虽然能够识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理解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方向相反。它们仅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不能体验到别人到情绪情感体验。青春期“假想的观众”心理现象青春期独特的自我中心主义 

在这个被称作“青少年生长爆发”的阶段,男孩女孩们对自己身体的熟悉感消失了,儿童时期一直习以为常的自己的身体现在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开始不停地照镜子,仔细地审视每一个瑕疵和亮点。由于身体各部分达到发育高峰的时间不尽相同,身体的基本平衡会被暂时打破,这使得一些少年产生一种失去平衡的窘迫感。由于无法完全理解这股陌生的使自己发生巨大变化的生物力量,一些青少年变得格外易于焦虑。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对自己的生活具有适当的控制感,叫作内部控制点;而把对事物很少或完全没有控制感叫作外部控制点。对部分青少年来说,由内部控制点转变为外部控制点正是青春期的一种暂时性特征。无疑,这种对事物失去控制的感受是令人不快的。

一种叫做“假想的观众”的心理现象则加剧了这种焦虑。

这是青少年阶段特有的心理现象。由于自我意识过分高涨,青少年有时难以区分自己所关注的焦点和别人的关注焦点,老是以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密切地注意着他。少年人往往确信,别人和他同样程度地关注着他的行为、困惑和感情。他总觉得自己处于舞台中心,总是有那么多观众在关注他,有了点小瑕疵,就以为全世界都知道了;出了点小洋相,就会好几天不高兴。心理学家这样描述这一情景:少年感到他始终处在别人的挑剔的眼光底下,感觉世人们的精神和眼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更可怕的是,别人甚至能够看透他的心思,发现他最不愿让人知道的想法和弱点。

以为别人是如此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行为这类信念构成了青春期独特的自我中心主义。

危害/假想的观众

一个自幼乖巧,深受老师喜欢、家长疼爱的女孩,如果没有成功克服“假想的观众”心理,长大以后会变得歇斯底里。由此延伸,在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对来自外界的东西格外敏感,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毫无意识的眼神,到她们那里,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紧张和不安,甚至爆发冲突。“假想的观众”引发的心理敏感,其主要表现特征为:自尊心比较强,性格内向,喜好猜疑,情绪抑郁,某些时候表现出“伪自信”,更多时候低估自己的能力,有轻微的自卑感,害怕自己的缺陷和过失暴露在公众面前,由此产生离群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紧张和躲避。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毫无意识的眼神,到他们那里,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紧张和不安,甚至爆发冲突。

“假想的观众”所带来的敏感心理无疑非常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原本不存在的“观众”严重困扰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健康。

克服办法/假想的观众

建立内心的规则,培养自信和主见,是克服“假想的观众”最重要的手段。

“外界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能帮助一个人校正自己的言行,对任何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是,它的作用只能局限于‘帮助’,而不能代替‘决定’。”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内心真正的安全感都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克服敏感心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胆质疑并不可靠的“心理现实”,勇敢挑战“习惯性反应”。强大内心 增强自信 克服“假想的观众”强大内心 增强自信 克服“假想的观众” 

比如,敏感的人,在每一次“过敏”症状发作之前,不妨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问一问自己:“事情果真如此严重吗?”当然,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他的话(行为)是直接针对我吗?”或者“他到底是情绪不好,还是特意要跟我过不去呢?”心理专家认为,适当地换位思考,能很好地消除“假想的观众”的心理。

退一步,突破“假想的观众”心理障碍,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实,很多时候,时间就能解决问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增强自信才是根除“假想的观众”心理的最重要手段。心理专家指出:那些容易引发敏感的事件,绝大多数是因为刺激到了个人的缺陷和短处。而当你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安全感是最强的,这时,就不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怀疑有人挑剔、为难自己,更不会陷入别人评论的恐慌中。这个道理,就好比一个经济和精神富足的人,不会在乎卖场销售员那颇具攻击意味的话:“没钱就别买”;一个学识渊博的教授,不会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和挑战而动怒一样。

具体如下:

1.明确“置之不理”的观念。不必为别人的议论而情绪低落,耿耿于怀,因为别人的议论并不能否定你真正的价值。许多时候,淡定从容反而能体现你的涵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自信和主见。

2.走出内心封闭状态,培养乐群意识。心理敏感的人常常缺乏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特别需要走出封闭的状态,不仅是开放自我,广交朋友,更重要的是通过交往,调适自己,学会与别人合作相处,从中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以满足各种心理需求。

3.沟通消除疑惑。当敏感心理发作时,最好能在第一时间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以弄清事件的原委。不要只听自己心中的“一面之词”,而应及时沟通,消除没必要的疑惑,而非将问题扩大化,尤其在信息不充足的时候,更不要随便怀疑。事实上,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与别人产生误会是常有的事情,心思不要太重。很多时候,相信时间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反复经历几次,能很好地消除潜意识中“假想的观众”的心理。

通过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与他人交往,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会渐渐淡化。大约到了高中后期,随着抽象思维能力和把握情感能力的提高,青年人学会了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够理解:这个个体的情感、思想、兴趣点有可能恰好与他人相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因而也不存在必然的观众来关注他的每一个行动和想法。这个时候,这个焦躁不安的少年也就长成了一个坦然成熟的青年。

心理学上相关的理论研究/假想的观众

青少年期,个体在身体上、认知上和社会情感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他们对于自己非常地关注,自我意识显著提高,他们似乎有这样的看法,即像他们自己关注自己那样,其他人也非常关注他们,而且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吻合。上个世纪60年代,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Elkind把青少年这样一些特殊表现解释为认知发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两个维度——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和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专家们认为这样的心理特征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比如对自我意识的夸大感觉、对危险的过分轻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对同伴压力的过度敏感等。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这两个概念一直沿用下来,并被用来解释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心理学所建立的假想的观众心理模型心理学所建立的假想的观众心理模型 

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假想的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从阿德勒学派的观点来看,假想的观众代表了一个更宽泛的群体,青少年希望归属于这个群体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而一些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假想的观众的观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显得重要的愿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和评价着,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对他评价不高时,他就会联想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而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期间会变得更具自我意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尚、引领潮流又很理想主义,同时还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对个人事务的自主愿望和独一无二的感觉”。Elkind把这些现象定义为 “青少年自我中心”,他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一种认为自己非常与众不同并且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性关注的感觉。在皮亚杰的术语中,自我中心是指在没有能力区分自己和他人。依据这一观点,Elkind认为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功能,而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是形式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的产物。

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所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转变,引起他们对自己的格外关注,虽然逐渐具有了形式运算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这种思维能力的把握还有欠缺,无法区分自己思考的东西和他人思考的东西之间的差异,Ellind等学者认为这造成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在此基础上,由于青少年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关注点产生了假想的观众观念,而个人神话的出现则是因为青少年在对自己过分关注的基础上,过度地区分了自己的感觉。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特别是同伴在情感和经历上存在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而是偏颇地认为自己对他人或那些假想的观众非常重要,他们的感觉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传统的理论认为形式思维的稳固建立会减弱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假想的观众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用来与现实进行对比验证的一系列假设,在不断地对比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这时候假想的观众就会减退。另一方面,个人神话随着艾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会逐渐被克服。因此,这个最初的理论预测青少年自我中心发展的模式是曲线的。也就是说,形式运算思维早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水平比具体运算思维或完全的形式思维时期都要高。

案例/假想的观众

“小时候,母亲身怀六甲,还下田劳作呢……”就像天生比别人多了几根敏感神经,春节,餐桌上,丈夫的一句话又让婷子的心情瞬间转阴。
哭、闹,一语不合,引发“战争”。此情此景,在这对新婚的小两口家庭不断上演。对婷子的丈夫来说,这次还好,老婆只是躲进房间里偷偷拭泪,安慰一下就罢。但怎么安慰?被甩在饭桌的丈夫,甚至根本就没有回过神来———难道,我又说错了什么?“不就指桑骂槐,借婆婆的事情来讽刺我无能,责怪我带一个孩子都叫苦连天吗?可恶……”如果不是心理专家陈晓荆后来点拨,婷子的丈夫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在婷子听来竟已全然变味。冤,真冤!家有敏感妻,做丈夫真的很累。走不出“假想的观众”将是悲哀的走不出“假想的观众”是悲哀的
比起婷子,刚刚参加工作的泉州某银行职员小兰,情况似乎更加严重。因为她不仅针对某个人敏感,而且对生活中所有的人和事几乎都“过敏”。甚者,面对取款的顾客,若是对方揉一揉鼻子,她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沾了什么难闻的气息。小兰有次“惨痛”的经历,就发生在春节前。有一天,一个同事来家中做客,言谈甚欢。但走后不久同事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问小兰钱包有没有掉在她家里?同事急,小兰更急。这话,像一块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物,瞬间就把她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激了起来。当晚,小兰就歇斯底里地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所有的旮旯墙角,一处也没有落下……找不到钱包,她一整个晚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她心急如焚地赶到单位,找到同事一遍遍解释,就差没有撕开胸膛把心给掏出来。

  幸亏,同事后来自己找到了钱包。小兰压在心中的石头这才重重落地,但想起自己接连几日提心吊胆,所受的“委屈”,她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同事半开玩笑地哄她:“我给好多人都打电话,怎么就独独你的动静最大?”“去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就是爱多想。要是你的钱包真的找不着了,我会心虚一辈子。”
剖析:他们走不出内心“假想的观众”

这是最近发生在泉州的两个案例。猜忌、敏感、多疑、歇斯底里……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像婷子和小兰这样的人,对来自外界的东西格外敏感,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毫无意识的眼神,到了她们那里,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紧张和不安,甚至爆发冲突。那么,这种敏感的心理究竟来自何处?难道真的像小兰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想得太多了吗”?
对此,福建省心理卫生学会副理事长陈晓荆并不这么看。事实上,婷子和小兰,正是不久前她所接诊的两个求助者。仔细分析,心理专家发现:在她们的内心,都存在着异常强烈的“假想的观众”心理。陈晓荆解释说,这才是敏感心理真正的根源。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