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信托机构

什么是信托机构

信托机构是指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信托机构的性质是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在信托业务中充当受托人的法人金融机构。

信托机构的组织形式

1、单一信托机构

单一信托机构指专业信徒机构,具有完全独立法人资格,专门办理金融信托业务的经济组织。

2、附属于其他机构的信托机构

附属于其他机构的信托机构指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本身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受到另一机构控制的信托机构。

信托机构的特点

1、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

2、主要发挥财产事务管理职能。

3、利润来源主要是信托报酬。

4、业务经营中要遵循信托的基本要求:即信托财产独立性要求。

信托机构的管理

信托机构的组织管理

1、信托机构建立的基本要求

我国信托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根据《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信托机构的设立确属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般只在大中城市设立。

2)具有合格的信托业务人员和完备的组织章程。

3)具有法定的最低限额的实收资本金。

全国性信托投资机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为5000万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托投资机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为500万元。

以上两级机构从事经营外的业务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分别为5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

2、信托机构设立的程序

1)申请。

2)报批。

3)认股交款。

4)股款的交纳与验资。

5)召开创立大会。

3、信托机构的内部组织设置

现代信托机构内部组织设置的三种类型:按职能分工的内部组织设置;按服务对象分工的组织机构;综合分类的组织机构。

信托机构的业务管理

1、信托机构的业务范围

1)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

2)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及其他信托业务。

3)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信托业务。

4)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

5)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企业债券承销业务。

6)代理财产的管理、运用与处分。

7)代保管业务。

8)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

9)以自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10)公益信托。

11)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如同业拆借,融资租赁和投资。

2、信托机构业务经营原则

1)遵循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则:信托一旦有效成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独立运作的财产。

2)忠诚尽力管理信托财产的原则。

3)受托人应当谨慎管理信托财产。

4)禁止从业人员向客户收受礼物,或参与信托帐户收入的分配。

5)禁止从业人员议论和泄露信托业务及其他有关客户的情况。

信托机构的财产管理

信托机构财务管理是通过信托机构的内部财务核算实现的。

1、财务核算的意义和要求

1)财务核算的意义:全面、准确反应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财务分析,参与信托机构决策;监督财经纪律、法律贯彻,保证信托财产安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合理使用信托财产。

2)财务核算要求完整、准确、真实、能提供决策依据,能降低成本。

2、财务核算的基本内容

信托机构的人事管理

1、人事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信托机构在竞争中获胜。

2)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托队伍。

2、信托机构业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2)具备较高、较全面的知识水平。

信托机构的管理意义

1、微观角度

可保护委托人、收益人的利益。

2、宏观角度

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充分发挥信托的作用。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