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供应链合作风险

什么是供应链合作风险

供应链合作风险是指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相互信任的缺乏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供应链合作风险的类别

在当今相互依存的合作环境中,机会的来源往往也是风险的来源。一方面.供应链的优势对各类企业充满着诱惑,吸引着众多企业积极加盟供应链;另一方面,生产、需求、信息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交叉作用,扩大了供应链的风险来源和危害程度。节点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使得一些风险相互传递、放大.从而形成了合作风险。

供应链合作风险就是在基于供应链理念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节点企业的个体差异和供应链总体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供应链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概率与损失的综合。例如 节点企业核心技术外泄和核心能力丧失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利益分配引起的激励风险等.这些风险是由于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所引起的。相对于单个企业风险而言.供应链合作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按照风险发生时间和作用形式不同,可以将供应链合作风险划分为阶段性合作风险和全程性合作风险两大类。

1.阶段性合作风险

供应链合作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合作关系的构建 运行和调整三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挑战。在构建阶段,核心企业选择合适的原料厂.协作厂等合作企业是供应链运行的前提,如果选错了合作对象,就会由于合作伙伴之间能力不协调.目标不一致.文化;中突等因素引发合作风险。在合作过程中.任何一个企业出现质量缺陷.交货延迟等问题 都会演化为整个供应链的运行风险。合作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节点企业进入或退出供应链的现象.合作伙伴的中途退出.会削弱供应链的竞争力:而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可能会增加运行成本.延误市场机遇。

2.全程性合作风险

全程性合作风险隐藏在供应链合作关系构建、运行和调整的全过程之中.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性。按照合作风险的来源不同.全程性合作风险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信任风险、信息风险和激励风险等。合作过程中节点企业之间很少有完全的信任.缺乏信任将危害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节点企业之间数据库标准或通信协议不一致.信息技术平台不同 容易产生信息传递不顺畅.进而影响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正确决策.引发信息风险。此外.如果不能对合作利益进行公平分配.给各节点企业合理的回报和激励.会降低节点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导致机会主义行为泛滥,产生一些不履行合同、故意出错的不合作行为。供应链是一个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紧密关联系统,这个系统中的风险具有连锁反应特性。无论是阶段性合作风险 还是全程性合作风险 一旦发生 就会在供应链网链上联动和传递,将其破坏性迅速传递给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企业,并有可能引发其它新的风险。

供应链合作风险防范对策

进行合作风险防范不是简单控制风险,而是要保证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顺利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进行合作风险防范时,一方面不能对供应链活动造成过多的障碍和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风险防范的系统作用。只有使合作风险防范与供应链运行紧密结合,并成为与供应链管理相伴随的一个系统过程,才能最大限度控制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危害蔓延。本文按照分类防范、全程监控、风险分担的思路进行合作风险的防范,以强化合作基础为出发点,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提高供应链合作的效率和效益。

1.合作风险阶段性防范措施

阶段性风险经过某一阶段过后便不再发生或转化为下一阶段其他风险,因此阶段性合作风险防范应结合合作关系的构建、运行和调整有所侧重,各个阶段强化合作基础的主要防范措施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设置退出壁垒。

(1)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供应链建立之初一般是从核心企业的视角来构思的 核J 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不仅要考虑质量、交货期等一般因素 更要考虑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文化兼容、组织协调等相关指标。经过严格的调查和评估筛选出合格的节点企业,在后续合作中保证质量稳定、供货及时。杨企业还要注意对同一层次上不同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力量均衡,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各节点企业各司其职.并形成有利于核心企业的业务分包.使}玄J 企业能够在供应链中占有优势,同时减少合作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供应链稳定运行。

(2)设置退出壁垒

节点企业进入供应链一般都需要一些专用性投资,如果放弃合作关系 节点企业的人力 设备和商誉等资产将受到很大损失。核, 业可以通过与节点企业问的不可撤回性投资来锁住对方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必须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来关心核心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兴衰成败,尽量消除企业通过欺骗而得益的可能性。

2.合作风险全程性防范措施

虽然全程性合作风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但在各阶段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有所不同.因此防范控制点分散在各个合作阶段。

(1)促进信息沟通

供应链必须建立通畅的联络渠道进行有效、全程沟通。节点企业可以利用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电视会议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沟通渠道.通过信息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进行伙伴问的交流。包括组建之初与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商进行沟通,使相关合作企业做好准备;在合作建造中与上下游企业、顾客进行频繁沟通.随时将生产的进展情况.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等进行通报,寻求合作伙伴的帮助、支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合作调整阶段为节点企业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或服务改进信息.易化其后续工作,为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供应链信息平台.防范信息风险显得至关重要。构建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能够兼容分布异构信息系统的集成 开放体系框架.通过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共享.实现供应链全局的优化管理。

(2)培育信任基础

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供应链企业的积极配合.与节点企业之间单纯依靠合同来规避合作风险显然不够.还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弥补合同在防范合作风险方面的不足。培育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贯穿于合作全过程.包括合作关系构成时注重考核合作伙伴的可信任程度.运行阶段提高合作行为的透明度.调整阶段对积极合作、贡献大.承担风险多的企业进行激励。同时.各节点企业除了在高层主管之间建立互利互信关系外.还要培养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合作意识。

(3)设计激励机制

为了使合作满意.核心企业必须在节点企业合作的各个阶段通过激励机制.采用各种手段对节点企业实施激励:首先.核心企业与备选合作伙伴就合作事宜进行一系列的沟通与协商.通过协商机制的运行达到构成合作关系的目的.为了解决合作关系运行中的冲突和争议.保证供应链根据市场需求而步调一致地运行,建立一定的协同机制,以更好地控制合作进行: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后续合作.建立一定的信任激励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根据合作效果的好坏.实施一定的激励和合作利益再分配,实行适当的风险分担,均衡收益和损失.以使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

(4)构建预警系统

为了掌握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合作状况.预防合作风险的发生.必须构建合作风险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是对整个供应链合作风险进行监控.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三大模块。风险识别主要是对供应链合作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供应链合作风险的大小进行系统评估:风险控制则是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重点风险和高危风险进行一定的应急处理。

该系统一方面对合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合作风险超出预定水平,立即报警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策略,从而使风险降到安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预测未来合作环境动态追踪合作风险.预先化解或制止风险,避免造成灾难性后果。

3.实行风险共担

由于节点企业的成本投入不同.风险事件一旦发生.投入多的企业往往损失多。过度的风险集中通常会引发合作者的短期行为,为此需要平衡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分担主要体现在合作收益调整上.可以推选某个资金实力雄厚且信用程度高的合作伙伴(一般是核心企业)或委托第三方(如船舶行业协会)来对合作产出进行客观评估.对未达到合同规定产出或出现欺诈行为的合作企业进行惩罚.同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定产出的合作企业给予奖励。一方面,这样可以及时补偿那些虽然规范合作仍遭受损失的企业.另一方面,对那些给整个供应链带来较大贡献的合作伙伴给予奖励,达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供应链”合作双赢”的实现和后续合作的进行。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