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住房痛苦指数

什么是住房痛苦指数

住房痛苦指数指用来衡量住房经济困难程度的指标。

住房痛苦指数计算公式

住房痛苦指数计算公式为: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住房痛苦指数(房地产泡沫指数)

从此计算公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住房痛苦指数”与中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成正比,与中国的人均年收入成反比。即:中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越高,则“住房痛苦指数”值越大,中国的人均年收入越高,则“百姓住房痛苦指数”值越小。

住房痛苦指数计算公式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其计算方法非常简单,既无需要专家来计算,也无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计算,亦不需要房地产商或房地产协会来计算,更无需政府主管房地产的管理部门来计算。而且,如果由他们来计算,则不可避免地会带上部门利益的色彩,导致数据失真。

例如,2006年5月,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3199元/平方米, 200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97元,(以上数字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公报),因其为“上半年”,所以应×2,即为11197元。以此为基数,除以12,可以算出月收入为933元,于是,2006年5月“百姓住房痛苦指数”即为:百姓住房痛苦指数=3199元÷933元=3.43 。

住房痛苦指数的纵横向比较

住房痛苦指数是一个变数,既可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我们先来作纵向的比较。

例如,在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以此为基数,除以12,可以算出月收入为874元,2005年全国平均房为2820元/平方米。于是,2005年的“住房痛苦指数”即为:住房痛苦指数=2820元÷874元=3.22

如此看来,2006年5月“住房痛苦指数”比2005年大幅上升了0.21。它清楚地显示了这一时期的对楼市宏观调控失灵,“住房痛苦指数”支持国家采取进一步的、更有效的调控措施和金融政策。

再往前看,2004年中国的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7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以此为基数,除以12,可以算出月收入为785元。于是,2004年5月“百姓住房痛苦指数”即为:住房痛苦指数=2758元÷785元=3.51

从以上数据看,在最近的三年中,2004年的“百姓住房痛苦指数”为峰值。2005年“百姓住房痛苦指数”比2004年下降了0.29。这表明,2005年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房改新政,对改善中国老百姓的住房状况是明显有效的。

尽管2006年“百姓住房痛苦指数”又出现了大幅反弹,可尚未达到2004年的峰值。

这个指数存在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量化中国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市的影响评价体系,免得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随意评说,让人对中国房地产的运行状况莫衷一是,一头雾水。

当我们将“住房痛苦指数”作为一种人文指数,引入对中国房市的观察和度量时,你立即会发现,它居然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那架金色的天平,是观察和度量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第一量具”的衡量器。

这个指数还可以分解成全国各地的“住房痛苦指数”。各地会有很大差异。它与简单的商品房价格上涨指数相比,在表达对不同城市宜居程度上更直观,更准确,有更强大的可比性。

住房痛苦指数与中国住房痛苦(国际)指数

住房痛苦指数的横向比较,即以中国的商品房价格与收入之比,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一套标准住房,2006年的标准售价为:75平方米×3199元=239925元。

239925元÷11197(年收入)=21.42(年)

需要花上21.42年收入,才能买到这样一套标准住房。而且,其前提是,在这些年间通货膨胀率为零。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前提绝无可能。

如果一个25岁的(已到婚配年龄)中国城镇居民,想要买到房子再结婚,得熬到46岁。

如果要这个数字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将世界银行所提供的比较合理的房价收入比警戒线设定为1。

世界银行认为比较合理的房价与人均收入比是4—6倍。世界银行为房价收入比所设定的警戒线为5∶1。那么,“中国住房痛苦(国际)指数”即为:21.42年÷5=4.28
这个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中国住房痛苦(国际)指数”已高出世界银行为房价收入比所设定的警戒线的4.28倍。

中国“住房痛苦指数”一览表

序号 城市 住房痛苦
指数
2005年
人均月收入
商品房每
平米均价
统计时间
1 北京 6.39 1471元 9397元 2006.10
2 昆明 5.44 754元 4103元 2006.7
3 厦门 5.44 1367元 7432元 2006.6
4 天津 5.36 1063元 5700元 2006.10
5 上海 5.35 1553元 8317元 2006.10
6 温州 5.35 1735元 9278元 2005.12
7 福州 5.22 1063元 4159元 2006.4
8 广州 5.14 1240元 6382元 2006.9
9 成都 4.87 943元 4593元 2006.8
10 深圳 4.46 1791元 8072元 2006.7
11 南宁 4.36 672元 2935元 2006.7
12 青岛 4.31 1076元 4639元 2005.12
13 合肥 4.28 718元 3069元 2006.3
14 大连 4.26 994元 4241元 2005,12
15 呼和浩特 4.24 1012元 4300元 2006,10
16 拉萨 4.04 717元 2900元 2006,10
17 武汉 3.94 904元 3561元 2005,12
18 太原 3.92 779元 3050元 2006.4
19 济南 3.73 1131元 4223元 2006.4
20 石家庄 3.69 718元 2648元 2006.8
21 哈尔滨 3.64 745元 2712元 2006.8
22 银川 3.58 665元 2387元 2006.7
23 沈阳 3.39 933元 3166元 2006.8
24 西宁 3.19 635元 2028元 2006.8
25 西安 3.12 1020元 3182元 2006.5
26 海口 3.08 812元 2504元 2006.6
27 重庆 3.02 854元 2587元 2005.12
28 贵阳 2.99 827元 2470元 2006.4
29 长春 2.96 742元 2196元 2006.4
30 郑州 2.88 908元 2616元 2005.12
31 长沙 2.81 1036元 2915元 2006.9
32 乌鲁木齐 2.33 901元 2101元 2006.9

附录:

“住房痛苦指数”较合理的数值应 < 1 。 当“住房痛苦指数” < 1时,自动升级为“住房幸福指数”。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