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角色
会计角色是指会计体系在一个特定经济系统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会计角色演变的历史回顾
我国较早研究会计角色问题的学者是王开田教授,随后,马骏,龙小海,石本仁,饶水林等学者分别从制度变迁,公司治理和会计政策等方面对会计角色的演变,形成,定位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处笔者仅从会计发展史和会计政策变迁的角度,对会计角色的演变做一简单回顾。
(一)首先从会计发展史的角度来回顾会计角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会计作为人类的一种管理活动与其他生产管理活动一样,是由生产活动的需要而诞生,有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会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者说在不同的环境场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计功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会计角色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变化而对会计产生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其次,从会计政策变迁的角度来回顾会计角色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政策作为会计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行为准则,对会计角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就会出现出什么样的会计角色。我国会计政策表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相应地,会计角色也表现出一个历史的变化的过程。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角色。奥斯卡。兰格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利润最大化不再是最终目标,而成为从属于计划体制的“一般社会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事实上被纳入了一个覆盖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计划管理框架中。会计核算是国民经济统一核算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核算目的是反映企业完成国民经济计划的情况。而监督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产品的价值及其创造过程;其二是计划执行者,工作负责人和财产负责人的活动。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角色。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也开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会计。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法人,会计角色也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国1985 年和1993年制订和修改的《会计法》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监督观,规定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对本单位的会计违法行为负有责任。然而1999 年修订的《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的权、责作了较大的改变,规定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承担最终责任的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虽然也对此承担责任,但已退居第二位。”可见,以1999年《会计法》等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为标志,我国会计角色开始逐步向现代企业会计角色趋近;但要真正实现现代会计角色的要求,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会计角色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的全面对外开放,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资金,加快我国参与国际的步伐,促使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会计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角色越来越必要,越来越迫切。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的推进会计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为全球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随着我国其他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会计必将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依靠互联网络平台进行商务贸易和集团控制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会计工作而言是机遇和挑战。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不仅包括处理传统会计经营业务,还包括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网络会计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可以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业务运作协调同步,有利于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核算从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会计核算职能呈现出向管理职能方向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