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企业2.0

什么是企业2.O

企业2.0(Enterprise 2.0)是创新2.0时代的企业形态,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和SNS、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工具应用,实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完成企业形态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

“企业2.0”一词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于2006年春季在《斯隆管理评论》(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率先提出的 。根据安德鲁?麦卡菲的定义,“企业2.0”是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伙伴及顾客之间对社会性软件的运用。企业2.O被认为是企业通过积极应用社会性软件,改进其业务及管理模式,实现其内部、外部的沟通、协作及资源整合等活动。企业2.0的核心思想是沟通和协作。

“企业2.0”理论的出现,将社会网络软件的企业应用范围拓宽到一个更宽广的领域,将企业与之发生业务关系的合作者、协作者、消费者,以及组成企业本身的企业职员都纳入到社会网络软件的应用范畴内。如果将企业拟人化地理解为社会网络的一个行动者,那么与之交往的朋友正是安德鲁?麦卡菲所试图定义的企业的关系人。

早期的“企业2.0”研究主要集中在维基、社交网络等web2.0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而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融合发展以及对社会创新趋势的进一步理解,云计算、移动技术等的应用也逐步被纳入了企业2.0的研究领域,“企业2.0”被进一步置于知识社会发展的创新2.0趋势之下全面审视。Mark Dames等人认为创新2.0通过发动顾客和公民参与为自己创造价值重塑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宋刚和孟庆国进一步指出,如果说创新1.0是以企业、政府为核心为用户生产市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政府2.0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同创造独特价值、塑造公共价值,并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和SNS、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工具将扮演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2.O的基础技术

IBM中国开发中心Web 2.0首席架构师毛新生指出:企业2.0将使企业发生一系列转变。从模式上是“读”向“写”和“共同建设”的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的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RSS阅读器发展;从运行机制上。是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博客在企业中可以用作栏目呈现并通过侧链聚类行业专家;RSS可以用于公告;Wild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知识挖掘;Mashups技术可用于企业业务重组。

经过梳理,当前的企业2.0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SNS

SNS(sod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包括网络聊天、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从技术角度理解,SNS通过分布式软件编程,将现在分散在每个人的设备上的cPU、硬盘、带宽进行统筹安排,并赋予这些相对服务器来说很渺小的设备更强大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计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储空间。

2、Mashups

Mashups原指由人工从两首不同的歌曲(通常属于不同的流派)中混合音轨而构成的一首新歌曲。在互联网领域Mashups被定义为一种进行网络合成服务开发的技术j即把一神或者多种信息源(可以是应用或服务)合成为额的网络应用。目前最流行的Mashups应用是GooSe地图服务。

3、 Ajax

Ajax是一种由trl3tL、JavaScript技术、DHTML和DOM组成的方法,可以将死板的Web网页转化成可以与人交互的应用程序。其中,HTML用于建立Web窗体并确认应用程序其它部分使用的字段;JavaScript程序代码是执行Ajax应用程序的核心程序代码,帮助改进与服务器应用程序的通讯;DHTML或Dynfmic HTML,用于动态更新窗体;文件对象模型DOM用于(透过JavaScript程序代码)处理HTML结构和(某些情况下)服务器返回的XML。比较直观的A-jax应用是可以实现不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就可以实现网页上表单的提交。

4、Tag

Tag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分类系统,它可以自由地、不考虑目录结构地给内容进行分类。各个Tag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但又可以根据相关性分析,将经常一起出现的碡g关联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相关性的分类。在现实应用中可以把网络上的日志、图片、音视频作品标记上Tag,通过Tag可以方便、灵活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管理。

5、IM

IM(即时消息技术)使企业可进行实时业务信息分享,提高决策速度。企业nI产品被认为是实现企业内人与人之间连接、形成社区及共享信息的创新方法。

企业2.O的贡献

1、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共享平台

企业2.0强调技术的“人性化”,让更多的员工可以参与研发。“社区”和“标签”使企业内部知识的分类、加工由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完成,让知识的各种隐藏属性、价值都被充分挖掘。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共享。同时,企业内寻找知识的过程也变得更简单,通过预先审查的标签,可以快速发现主题专家提供的信息’,为项目配备最佳的研发团队人选,从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团队成员可以及时访问与任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在整个组织内交换创意和想法,从而避免任务重复。企业2.0使企业员工平等协作、集思广益、发挥多人智慧。从而大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2.0提供集成而开放的服务,能够激活人员动力,拓展协作空间,提高企业员工在工作岗位中的效率和响应性,使协同效率成为亮点。

Ajax技术使得员工可以无需向服务器重新发送请求即可修改网页个人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服务器的效据处理压力,可以解决当前以任务、流程为主要目的的管理软件的弊端。从而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Mashups技术把许多应用模块和数据整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呈现,例如,Lotus Connection“以活动为中心”(Activities),将电子邮件、即时讯息、网页和文件(文件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件、图片等)集中在一个工作空间,既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又方便员工间交流、互动和协作。

3、让企业生产更贴近客户需求和社会期望

从MSN到IM工具,从企业社区到知识库、知识中心,目前已经有许多知名企业正在以企业2.0模式开展客户关系管理。

甲骨文公司正计划推出一系列的CRM工具,包括甲骨文销售探测(Oracle Sales Prospector)、用于共享及评定销售演示的销售库(Sales Library)、用于建立和分析电子邮件营销工作的销售活动交易管理器(Canpaigns and Deal Manager).这些产品可以让用户以企业2.0的方式创建他们自己的企业聚合应用(tachs)和互动活动。例如,销售人员可以在Google Maps上标注客户的位置并添加它们的联络方式,随后,这方面的资料便可在整个销售队伍之间进行共享。

宝洁、摩托罗拉等公司正在开展企业博客、Wiki、社区等建设,力图让外部客户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设计过程中来,从而能生产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更大程度地实现产品的社会合意性。

企业2.0存在的问题

一、“大众标签”不利于语义检索

1、 UDDI的失败在Web内容创造时嵌入元数据是进行内容的自我描述,是为进行全网范围内的数据操作、聚类和整合的基础,也是为语义电子商务的基础。然而,如果Web内容创造者(creator)和用户(user)对元数据的理解和使用标准不同,则自然会造成数据搜索结果或应用程序调用结果的错误或失败。UDDI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UDDI的宗旨是为企业提供自动的相互交易和交流方式。企业可以在UDDI注册中心公布其所能提供的服务以及所期望的交易方式,其它企业则可以获取该信息并与之建立业务关系。全球有250多家企业加入到UBR,其中包括Microsoft、IBM、Oracle、HP、Intel等国际知名大企业。UBR一度被宣传为“全球商务服务黄页”。但却在2006关闭。UDDI失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注册活动进行导航的“商业分类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经常导致对注册活动的错误引导,使得注册的企业服务不能被其真正的客户成功地发现。企业2.0的大众化、自由化、非标准化的本质特征,将使之面临与UBR同样的问题。

2、“大众标签”将制造“检索噪音”。“大众标签”形成了形式自由的、打破常规的分类体系。信息构建学者Thomas VanderWal提出的“大众分类体系”的概念其实是可以与“folksonomy”的概念互换的。但Folksommfies是线性的、平面的,不能揭示和呈现层次关系、上下位关系,更重要的是,大众标签体系不可控。无结构,不能支持深度钻研搜索和交叉参照。各种自由、无约束的大众标签体系正自发地演变成各种极度特殊的、缺乏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分类体系,并制造出“检索噪音”)。

二、“大众评价系统”对企业信誉的评价不全面、不客观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通常来源与之长时间的交道,对一个品牌的信任便是如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少有用户会与完全未知的企业进行交易,当需求方对供应方完全未知时,必然会在公共信息空间中搜索其信誉信息,例如在相关“社区”中通过检索相关“大众标签”获取其它用户对该企业的信誉评价信息。人们在对信誉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规则:如果A信任B,B信任C,则A就可能也会信任C。这种信任传递机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途径是由官方权威机构充当B,另一种途径是由“大众评价系统”充当B。

在企业2.0环境中,企业的信誉由与其发生业务关联的个人或企业所控制。例如,C2C模式的eBay,B2C模式的Amazon,都通过反馈系统获取用户的评估信息。eBay的反馈系统很简单,即把买方的评价分为3种: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分别对应给分1、0、一l,然而计算出卖方所得总分,作为卖方信誉的评价指标值。

大量买方所作出的判断和评论的集合决定着卖方的信誉,这种群众意见和群众智慧正是企业2.0的另一本质特征。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买方的评价心理是不对称的,评价行为的动力也是不对称的。在所购商品或服务质量正常时,心理平和,几乎不会产生作出评价的冲动,而在对商品或服务质量不满意时,易于产生抱怨甚至愤怒的情绪。更易形成作出负面评价的巨大冲动,而在商品或服务质量格外地合意时,也会产生作出正面评价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往往小于前者。所以,在企业2.0的“社区”、“论坛”或反馈评价系统中得到的企业信誉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再加上匿名环境中的恶意诋毁行为,大众评价系统难免会不客观、不真实,会对其他潜在的的买方产生决策误导。

三、“社区”、“论坛”对专业知识开放提出挑战

早期的专业知识掌握在企业内部、个人心里。从而造就了权威,造就了经验代表一切、顾问高于一切情形。但企业2.0使得企业网络化建设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数字技术进一步普及,人人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知识、经验的场所,从而造成早期所谓“专业知识”的大量释放,许多过去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工作,渐渐变得不需要请教别人、甚至不需要透过购买就可以立即撷取相关知识、经验、资讯、解决方法。因而。企业2.0将造成对私有知识的威胁,使之价值降低、范围变窄。

DELL应该是企业2.0的一个成功例子,它在“部落经_曾.、“技术讨论区”中将以往认为较为专业的知识开放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