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价格加权指数

什么是价格加权指数

价格加权指数是指数中样本股票价格的算术平均。

价格加权指数的公式

价格加权指数=

指数中所有股票价格之和
指数中拆细调整后的股票数量

价格加权指数的计算方法

价格加权指数是把指数中的每个股票的市场价格加起来然后再除以指数中所有股票的数量。价格加权指数假设投资者购买指数中的每只股票的数量都是一样的。比如,每只股票都买100股。因为该指数是以价格为权重来编制的,所以价格高的股票所占权重要比价格低的股票高。当股票进行拆细的时候,价格加权指数要进行调整。而市值加权指数在服票拆细的时候是无需调整的。

价格加权指数计算举例

下表中加黑的部分是用来计算价格加权指数的数据,也就是说价格加权指数的计算与基期和考察期的股价有关,与市值无关,如果没有拆细,与股本也没有关系。

2006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股价 股本 市值 股价 股本 市值
股票A 30 800 24000元 45 800 36000元
股票B 20 1500 30000元 50 1500 75000元
股票C 40 1000 40000元 36 1000 36000元
合计 90 131

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基期也就是2006年12月31日的价格加权指数是:

\frac{30+20+40}{H}=\frac{90}{3}=30

2.考察期也就是2007年12月31日的价格加权指数是:

\frac{45+50+36}{H}=\frac{131}{3}=43.67

H——指数中共有3只股票

3.因此,价格加权指数一年的涨幅是:

(\frac{43.67}{30}-1)\times100%=45.57%

价格加权指数的缺点

1.高价股影响太大。这就和工商银行在市值加权指数中的影响是一样的道理。

2.指数向下的倾向,也就是说有低估的倾向。价格加权指数一旦开始运行,那么它的分母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以反映股票拆细和样本的变化。当股票拆细之后,分母必须向下调整以维持指数在拆细前后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因为股票拆细之后,价格变小,要想维持指数不变就必须对分母作相应的调整。可是,分母的不断向下调整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使指数有偏低的倾向,因为快速成长的公司往往比成长慢的公司倾向于拆细。如此一来,大的成功的公司由于不断地分拆股票而导致其股价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其在指数中的影响不断下降。

两个主要的价格加权指数

1.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它是只使用30只股票的价格加权指数。针对该指数的批评主要有:

指数中的股票数量太少,代表性不够。

这30个股票只代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最大的30只股票。不过,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该指数开始包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比如微软公司等。

指数的计算有向下的倾向,也就是说有低估的倾向。

2.日经道琼斯股票平均指数,简称日经225股票指数。该指数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板块的225只股票价格的算术平均数。日经盟5指数仅仅代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板块的15%。它的计算方法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完全一样。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