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药养医
以药养医是以医生的劳动来实现药品的高附加值,以药品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 以药养医是起源于1950年代的中国医疗体制。2011年10月,北京启动解决“以药养医”现状的大医院改革,试点进行医院药房“托管”的举措,以此切断“以药养医”。2012年1月,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2015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其中除了对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保留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以药养医的表现
购销表现
“以药养医”在公立医院药品购销和处方行为上主要有以下体现:
(1)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重很高,全国平均在45%左右,从能够找到的资料看,中国是世界上药占比最高的国家;尽管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4.7%左右,在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中属于偏低水平,但药品费用占GDP的比重在2%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2)药品价格越高,购销量越大。
(3)药品供货商针对医院的返利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药品采购款回款周期长达6个-12个月,相当于药品供应商长期向医院提供一笔无息贷款,这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返利。
(4)回扣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过度用药、滥用药现象很严重。
以药养医的制度模式
无论哪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全球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着医疗费用日益上涨的压力。医疗费用上涨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全球医疗技术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致命疾病可以医治,但另一方面则不可避免医疗费用的上涨。在此背景下,中国国民卫生费用的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上升,政府难以支付,不得不把医院推向市场,出台以药养医政策。
1989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文,提出全面实施医疗机构承包制,医疗机构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主支配财务;允许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机构从事各种有偿服务。
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常医疗任务前提下,可建立特诊室,配备高水平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服务,实行高收费(公费、劳保医疗不予报销),向社会开放。”
经费来源
中国医疗机构的经费来源包括3个:地方财政拨款、医疗服务收入以及药品差价收入。地方财政拨款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而非医院的实际预算。基层属集体所有制的医疗单位,则由所在乡镇筹款和县财政拨款资助。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拨款单位,县财政只负责一半工资,另一半需要卫生院自己创收。而乡镇负债累累,财政难以为地方医疗事业拨款。
以全国医疗机构为例,国家拨款仅占总支出的1/4多,其余近3/4的费用要靠医院收入来解决。而医疗服务收入则被物价局的价格限制住了,护理费、手术费、诊疗费,这类费用已远远低于家政和小时工的费用。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承认,不得不依靠药品差价来维持医院运转和福利分红。
2006年国务院发改委等把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的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要严格执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的规定,中药饮片加价率可适当放宽,但原则上应控制在25%以内。药品实际购进价是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药品批零差价使得医疗机构可以从销售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的收入中分别获得15%、16%和20%的利润,医院鼓励医生多开药。这个规定迫使医院采购进价高的药,不再使用降价多的药。
通过以药品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据卫生部统计,在医院收入中药费的比重平均约为60%以上,少数中小医院达到70%-80%。
以药养医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生存发展,国家明确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提供。 1981年3月,为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在此基础上,1985年中国正式启动医疗改革,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以“只给政策不给钱”为主导思想,和以“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为主要精神的第一次医改,在刺激医院创收,弥补收入不足的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酿成“看病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后患。
这一时期,医药代表出现,他们成为医药企业与医生之间的重要纽带角色。在这个逐步推高药品价格的利益链条中,药品零售价格的40%~60%留在了医生和医药代表环节。药价的虚高也随之出现。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医改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份报告让2005年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
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出任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2009年,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试点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2009年10月,发改委出台《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控制基本药物价格。
2010年9月安徽省首次按照新的模式集中采购时,由于让中标企业自选配送商,导致配送企业过多,市场分散成本增加配送滞后,后来不得不重新调整。
2011年10月20日,北京启动解决“以药养医”现状的大医院改革,拟推出一系列具体政策,包括在各医院减少药品数量,适度提高市民医药费中诊疗价格所占比重,并试点进行医院药房“托管”的举措,以此切断“以药养医”。
2011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表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在酝酿完善,安徽模式的一些做法经完善后,可能向更大范围推广。据消息人士透露,基层用药应可得到更大自主权;另一方面,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的安徽基药采购模式中,借鉴国外的“双信封”制度有可能稍作改动,移植到大医院的药品招标采购中。
2012年1月,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十二五”医改需要突破八个关键问题,取消以药补医是其中之一。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为取消“以药补医”列出时间表:2012年先行在300个县试点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以药养医的国家调控
2015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取消中国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其中除了对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保留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
根据此次取消药品定价方案,对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后,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其中,对于2000多种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将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管理;对于200多种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对于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