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活动概述
仓储活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作业是以保管活动为中心,从仓库接收商品入库开始,到按需要把商品全部完好地发送出去为止的全部过程。
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只不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物品的分拣与包装,过去也是有的,只不过现在更普遍、更深入、更精细,甚至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之所以将“配送”作为仓储活动、作为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因为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输,而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存要求,如果没有配送,仓储也就仍然是孤立的仓库;至于信息处理,已经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当然也应是仓储活动的内容之一,离开了信息处理,也就不成其为现代仓储了。
仓储活动的意义
商品的仓储活动是由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之间的客观矛盾所决定的。商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商品的仓储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品种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步所引起的。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步使仓储活动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仓储活动对国家进行战略性储备具有保障作用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讲,国家要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粮棉、油、药、军用物资及战备物资等)进行战略性储备,以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战争、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同时,国家进行战略性储备对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确保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仓储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通过搞好流通,搞好仓储活动,发挥仓储活动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借以克服众多的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在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衔接商品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不一致,以及调节商品生产与消费方式上的差异,使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在建立一定的商品资源的基础上,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讲,仓储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1.克服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
从空间上方面来说,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仅仅满足本地区的需要,许多产品需要销往其他地区,或者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甚至销往国外。生产的规模越大、越集中,越需要寻求更大的市场,将商品运送到更远的距离。另外,生产的社会化,使不同产品的生产在地区间形成分工。为了更加成分地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资源,一种商品的生产逐渐趋向于在生产该种商品最经济的地区进行。这样,就必须依靠运输把产品运送到其他市场上去。社会化生产的规律决定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是逐渐缩小而是逐渐扩大。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但需要运输的商品品种、数量在增加,而且平均运输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加。商品仓储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通过仓储活动平衡运输的负荷。
2.衔接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背离
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今天生产的商品不可能马上就能卖掉,这就需要产生商品的仓储活动。有的商品是季节生产、常年消费;有的商品是常年生产、季节消费。无论何种情况,在产品从生产过程进入到消费过程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的停滞过程,形成了商品的仓储。同时,商品仓储又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商品流通以正常进行,就必须进行商品仓储活动,以衔接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背离。
3.调节生产与消费方式上的差别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还表现在品种与数量方面。专业化程度越高,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少。但消费者却要求更广泛的品种和多样化的商品。另一方面,企业为实现规模效益,生产的品种比较单一,但数量却很大。而在消费方面,消费者需要广泛的品种和较少的数量,因此就要求在流通过程中,不断在品种上加以组合,在数量上加以分散,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仓储活动是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必要环节
商品储存在仓库中,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商品发生数量或质量的变化,甚至会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必须在仓储过程中,应以了解商品自然属性为前提,围绕仓储环境因素这个中心,预先采取相应的方法,加强对商品的养护,以防止和减少各种内、外因素对商品质量的不利影响,使其在储存期间不发生或少发生质量变化,从而达到保护商品使用价值的目的。同时注意商品的合理流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时间上的优化配置。
(四)搞好仓储活动是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仓储活动是物资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形态,这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仓储活动中,必须要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尽管这些合理的费用支出是必要的,但由于它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因而,在保证物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费用支出越少越好。因此,搞好仓储活动,可以减少物资在仓储过程中的物资耗损和劳动耗损,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的、企业的经济效益。
仓储活动的性质
仓储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商品的储存、保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在仓储活动中,为了保证仓储业务的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相应的仓储设施(建筑物、容器)和装卸、搬运、堆码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具,同时,还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对储存的商品进行养护,防止各种因素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这就使得仓储活动与一般的生产活动一样,具备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就是说仓储活动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作人员借助于劳动资料(库房、设备、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储存的商品)的活动。因此说具有生产性。
虽然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因其在社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而言,与产品的生产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为:其一、由于仓储活动会增加各种仓储费用,必然会使得商品成本增加,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快商品周转,提高仓库利用率,减少作业环节,努力降低储存成本成为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其二、产品生产是成批、连续进行的,而仓储活动是服务于生产和销售,据用户需要进行相关业务活动,因此,具有不均衡性和不连续性;其三、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仓储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具有服务的性质。
仓储活动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既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又与生产关系密切相联。因此仓储活动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另一方面,……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的管理两重性是由“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来体现的。一方面,在仓储活动中,不仅要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且将一些先进的方法和原则运用到其中,更好地完成仓储管理任务。在仓储活动中形成的方法和原则适用于任何社会。因此,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仓储活动作为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不同的生产关系,因此,具有社会属性。
我国仓储活动的发展
1、我国仓储活动的发展历史:
仓储业是指从事仓储活动的经营企业总称,仓储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我国的仓储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仓储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仓储业已有了较大的规模,且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门类齐全的仓储分工,在数量上已完全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服务质量和效益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纵观中国仓储活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古代仓储业:中国古代商业仓库是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扩大的。“邸店”可以说是商业仓库的最初形式,它即具有商品寄存性质,又具有旅店性质。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专门储存商品的“塌房”从“邸店”中分离出来,成为带有企业性质的商业仓库。
(2)近代仓储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中国近代商业仓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世纪的商业仓库叫做“堆栈”,既指堆存和保管物品的场地和设备。堆栈业初期的业务只限于堆存货物,物品的所有权属于寄存人。随着堆栈业务的扩大,服务对象的增加,解放前的堆栈业已经具有码头堆栈、铁路堆栈、保管堆栈、厂号堆栈、金融堆栈和海关堆栈等专业划分。近代堆栈业的显著特点是建立起明确的业务种类、经营范围、责任业务、仓租、进出手续等。
(3)社会主义仓储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接管并改造了旧中国留下来的仓库,当时采取对口接管改造的政策,如铁路、港口仓库由交通运输部门接管;物资部门仓库由全国物资清理委员会接管;私营库由商业部门对口接管改造;外商仓库按经营的性质,分别由港务、外贸、商业等有关部门接管收买。1962年,国家物资储运局(后改为物资储运总公司)成立,1984年,国家物资储运总公司在各地设有14个直属储运公司,下属76个仓库,主要承担国家掌握的机动物资、国务院各部门中转物资以及其它物资的储运任务,再加上各地物资局下属的储运公司以及仓库,在全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物资储运网。在这一阶段,无论仓库建筑、装备、还是装卸搬运设施,都比旧中国商业仓库有了较大的发展。
(4)现代化仓储业:中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仓库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仓库中大量的装卸、搬运、堆码、计量等作业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因此,仓库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特别在一些危险品仓库,还极易发生中毒等事故。为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首先重视旧式仓库的改造工作,按照现代仓储作业要求,改建旧式仓库,增加设备的投入,配备各种装卸、搬运、堆码等设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仓储作业化的机械水平;另一方面,新建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仓库。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自动化仓库,并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库管理,使中国仓储业进入了自动化的新阶段。
2、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1)仓储社会化;彻底改变目前利用率不高、效率低、自身发展能力低的不良状况,真正成为市场资源,促进仓储业的发展。
(2)功能专业化;通过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个性产品,将企业资源充分利用到有特长的项目上,才能提高效益、形成竞争的优势。
(3)仓储标准化:是指采用法律法规规定的仓储标准或者行业普遍实行的惯例。不仅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提高仓库内部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主要有:包装标准化、标志标准化、托盘标准化、容器标准化、计量标准化、条形码、作业工具标准化,仓储信息等技术标准化,以及服务标准、单证报表、合同格式等标准化。
(4)仓储自动化:是指对仓储作业进行计算机管理和控制。在仓储作业中通过物流条码技术、射频通信、数据处理、仓储信息管理等技术指挥堆垛机、传送带、自动导向车、自动分拣等自动设备完成仓储作业,并同时完成报表、单证的制作和传送。对于危险品仓储、冷库、粮食等特殊仓储,采用温度、湿度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监控技术,确保仓储安全。
(5)仓储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相关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对货物识别、理货、入库、保管、出库进行操作管理,进行帐目处理、货位管理、存量控制,制作各种报表和提供实时的查询。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存货品种繁多,存量差异巨大,出入库频率各不相同。要提高仓库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货物周转,实施精确的存货控制,必须进行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和处理。仓储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必要途径。
(6)仓储管理科学化:是指在仓储管理中采用合理、高效、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仓储管理科学化包括管理体制、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几个方面。采用高效化的组织机构,实行规章化的责任制度,建立动态的奖励分配制度,实施有效和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仓储管理科学化是实现高效率、高效益仓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