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亲社会行为

基本内涵/亲社会行为

相关书籍相关书籍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产生原因/亲社会行为

1)社会生物学观点: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   


2)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3)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动机与意义/亲社会行为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这会促使你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还会使你获得或巩固友谊。此外,帮助别人还有提升心境的作用,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

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

 1)文化因素: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特征:温暖和慈爱;反复灌输亲社会的价值观念;主流文化融于日常生活   

2)情境因素:三种假设:服从互动的社会标准;人们的依赖本能;榜样作用   


3)家庭成员的行为:A、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利他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B、父母对利他行为要求:受到一系列传统美德的熏陶;C、父母对利他行为的归因;D、诱导和强化;E、移情训练:通过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进行教育   


4)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学校仅仅重视升学率,忽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之间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不管;如果我们同伴队我们帮助他人的举动不屑一顾并冷嘲热讽,那么我们久而久之也会面对他人的困境漠然。   


5)受助者特征:A、性别;B、相似性:同一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一致;C、外部特征:有魅力者更容易受帮助,包括长相,打扮;D、人格特征: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由于外部原因需要帮助的人   


6)助人者特征:A、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长,一般道德标准会增长,道德标准内化水平高的个体在助人更积极;男性对陌生人而且又比较危险环境更愿意帮助,安全点的环境女性帮助多,女性在从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上更愿意帮助。B、人格特征:有强烈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正相关;C、认知特点:对当前情景的认知(情境是否严重,自己能力是否够,对象是否需要帮助);自我认知(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认知)D、心境,好心境——帮助,坏心境——儿童会降低,成人会增加(亲社会行为有自我奖励作用)注意力转移;比较自我状态和受助人状态,自己比他是否更不幸。

特征/亲社会行为

①高社会称许性:亲社会行为被特定社会或群体所认同并获得高评价;


②社会互动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行为;


③自利性:人们做亲社会行为的本意不是要伤害自己,而是获得自我或他人的肯定;


④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好处,常常也对行动者有好处。

培养/亲社会行为

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要学会谦让;2、要学会分享;3、要帮助他人;4、要关心社会发展。

助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助人应该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对方的感受。主人不仅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助人要付出一定代价,甚至会承担一定风险。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亲社会行为

意义

大学生们正在进行“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心得交流。大学生们正在进行“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心得交流。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往往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保护,对他们的社会性教育极度匮乏。总是以孩子是否听话乖驯、学习是否优秀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中国社会很多父母的这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将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其实,检验和衡量家庭与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学生能否经受住社会生活的检验和选择,能否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学生终有一天要独立生存于社会,他们既要有生存的技能,又要有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任何社会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默契的行为标准,也就是非正式的规范。这些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是受到指责的。亲社会行为有益于社会整体,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并可以得到一定报偿的。因此,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的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小而言之,这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发展与前程;大而言之,关系着中华民族21世纪的命运!

途径

一、从家庭早期教育入手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社会化的摇篮。儿童首先在家庭中逐步成长,并通过家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及行为规范,家庭对孩子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心理学家在对助人者的采访中发现: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利他主义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家庭的早期教育中,家长要让孩子了解他不是“宇宙的中心”,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家长按合理的要求规范孩子的行为,跟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不仅要把爱传递给孩子,也要重视爱的反馈和双向交流,让孩子失去“特等公民”的优越感,无从产生自我中心的思想。家长还应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优良品德去感染、打动孩子。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体现着父母的风格。家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会使孩子模仿父母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若父母经常主动帮助他人,会使孩子建立起一种利他和助人的心理倾向。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应放手让孩子与同伴交往。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同伴间相等权力的冲突对儿童自我中心的消减是不可缺少的。孩子与同伴交往时,不存在孩子与父母那种特殊的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绝对平等的,这时孩子才能真正意识到“谁都别想成为别人的中心”,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放出来,理解行为规范,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学会互相关心、友爱、谦让、助人。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还逐渐学会了解他人,并以别的小朋友为镜子,看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了解一个真实的“镜中我”,学会相互合作,学会遵守规则、服从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发展社会技能,学会成为亲社会的一员。

二、学校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由家庭走向学校,学校在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校要大力进行道德宣传教育

社会规范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当人们将这种意见用议论发表出来时就形成了舆论。舆论是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规范的重要支持力量,异口众声使人感到强大的群体压力,制约人的行为。健康的舆论对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舍已为人等思想和行为给予大力褒奖,而对各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给予严厉谴责,从而使更多的人遵从规范。如:学校将学生在社会上做的好事以表扬信的形式,张贴在校园里最醒目的地方,这样既宣传了助人的行为,又鼓舞了做好事者。 

(二)学校应充分利用群体的作用

学校是个大集体,学生在这里培养其社会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内心渴望独立,但又害怕孤独,所以,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生活的群体中寻求温暖,结交朋友。因此,他们更重视同伴的评价,同伴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根据这一特点,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利用群体的影响培养其亲社会行为。

1、在群体中通过增强责任心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学校的孩子生活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在班集体中,只有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集体才是美好的。因此,班主任在分配班级工作上,可以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头上,张榜公布,要求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集体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上要相互帮助,彼此关爱;学习上互学互助,共同探讨;在集体活动中,献计献策,为集体恪尽职守,在学生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责任感。

2、在群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偶像也就是青少年为自己树立的榜样。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把模仿现象视为观察他人而进行的学习。他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择最合适的榜样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而仿效榜样品质。在上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观察学习有四大心理过程:(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贮存;(3)再造过程–从记忆向行为的转化;(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选择性注意”是观察学习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学习者充分注意给予的示范影响,并能精确地知觉到示范行为的特点和突出的线索,才能实现观察学习。班图拉提出了注意的5种要素:(1)示范活动的特性。只有那些惹眼又简单的活动最易成为观察学习的对象。(2)示范行为的实用价值。一种行为能否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关键在于操作这种行为能否获得奖励。(3)榜样的特点。榜样本身要有吸引力。(4)观察者的特点。观察者的经验、认知能力、心理定势驱使他选择一些示范信息而舍弃其他一些信息。(5)交际网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在群体中树立的榜样应是人们熟知的、或是青少年身边的人,榜样的行为是其它人也能做到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榜样应有所不同。对榜样的学习过程要注意深化,多给予支持鼓励或奖励,使青少年的品德形成过程,从服从、认同达到内化,真正成为他们自身拥有的道德品质。很多学生崇拜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用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亲社会行为,如为灾区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孝敬父母、努力工作、刻苦训练、勇于创新等等,正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些优秀品质,才能使他们为社会所接受,才能成为明星。以近在眼前的偶像为榜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群体中进行移情训练 

“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即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移情是人的情感体验,当人的认知与情感不一致时,情感决定行为。一个经受过苦难的人,更会自觉地去帮助与他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培养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增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某校98级某班的学生资助山区的几个孩子上学,有的同学捐钱时并不是自愿的,当老师带他们到那几个山区孩子家里去探望后,大家都非常自愿地去帮助他们。因为山区孩子困难的家境、他们对读书的热望,深深地打动了这些长在“蜜罐”里的学生们,移情使他们有了助人的行为。用移情这种方式教育青少年,使他们的利他行为内化,效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

4、在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家庭和社会群体的影响下,融合了个人所参与的众多社会群体中的价值观念,逐渐建立起来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是青少年学习与建立价值观的主要渠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增大,所以,在班级中要以多种形式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从爱国、爱家、爱人民做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森林效应”。森林中的树由于互相争夺阳光和空气,长得又高又直,树杈也少得多。青少年在班集体这个群体中学习和生活,存在着比较、竞争以及植物所没有的榜样作用,可以产生激励作用。所以,群体的影响更适宜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三、社会要担负起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责任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引起注意的要素之一是“交际网络”,他特别强调电视的价值功能,认为电视是影响人的注意的最重要因素。电视、广播、电脑网络及报刊杂志的宣传,一定要防范攻击行为,尤其是凶杀与色情行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培育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上肩负着重大责任,而家长、学校和舆论还应承担起监督的责任,大家共同努力净化社会环境。全社会“自上而下”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亲社会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成人为孩子做出榜样,为青少年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存大环境。

总之,在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良好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定会开花结果。


由亲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相反,逆社会态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态度,由逆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则是逆社会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E·O·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机会。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