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产品质量规制

什么是产品质量规制

产品质量规制是政府规制行为的一种类型,指特定行政主体实施的,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体及其行为的,设定规则、制定政策、采取干预措施等行政活动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产品质量规制是政府对微观产品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行政行为,能够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质量规制主要体现在制定并强制执行各种产业标准上。

通常认为,这些政策有助于纠正国内市场失灵,防止由于国内厂商垄断而造成的低效率与不公平。

产品质量规制的发展

70年代是规制的时代,重点放在对安全的技术处理上,诸如汽车设计标准的改变。

到了80年代,规制明显转向了消费者行为,比如更为严厉的酒后驾驶条例。

80年代后,民事责任的作用也在不断扩大。

90年代,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些产业在安全规制要求下被迫消失或衰败,引起了人们对规制的反思。

产品质量规制的方法与措施

实行产品质量规制制度(包括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质量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进行标准化建设等)
加强产品质量法制建设
通过技术法规进行的规制
为厂商设置进入规制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环保性内涵。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