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产业公害

什么是产业公害

产业公害是指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伴随着工矿业的作业而排放出污染物质、能源等,致使其周围的环境遭受污染以致恶化,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农业渔业产生的损害。

造成产业公害的原因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批量生产方式,以及与此联系的大量大量流通和大量消费方式,造成了大量工业废物和大量垃圾。

基础设施投资和生产性投资失去平衡。于是大量企业就要聚集于基础设施和其他经营条件相对有利的地区,造成了产业的过度密集,致使公害更加集中,公害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伴相生的,“公害”典型的“外部不经济”。

三大产业公害

一是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一氧化碳,亚硫酸气体,氮氧化合物,碳化氢,铅化合物,雾态硫酸,有机氯化物,过氧化合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形成有毒气体,烟雾。尘埃等其中硫的氧化物危害最大,因为它能够形成酸雨。

二是水质污染。水质污染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河流,近海造成的。要特别注意的水中有害物质是镉,氰,有机磷,铅,汞等。

三是垃圾和废物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塑料废物的猛增,对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

应对产业危害的措施

要增加“社会性资本”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特别是涉及防治公害方面的设施投资,如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交通系统等,应特别注意包括各种投资和防止公害投资之间的重大比例。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