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会计教程
事项会计理论和传统会计理论有明显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观察经济现象的立足点不同。传统会计是以价值学派为基础的,它主要为用户的决策模型提供价值输入。事实上,就所有用户而言,仅仅输入价值量未必是最佳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的局限性:
(1)经济事项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试图通过一种计量尺度(价值)而忽视诸如生产率、性能、质量、可靠性、数量以及其他事项特征来描述事项,具有明显的缺陷;
(2)会计的数据分类方法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不一定总是恰当的,只采用会计科目对经济事项进行分类,往往导致一些重要的决策信息被遗漏,经济事项的非价值信息被隐没了;
(3)会计信息是被不同的决策者利用的,每个决策者因地位、个性等不同,对会计信息的种类、信息量、汇总程度的关注点不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价值汇总程度很高的会计信息(如会计报表),显然不能满足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决策者的需要;
(4)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处理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完成的,而关于同一事项其他方面的经济信息则由其他系统完成,结果导致经济信息的不一致性、不完整性及冗余量很大。
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一项事项的描述是多维的,因而事项信息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及冗余量小。信息使用者根据决策的需要,选择有关的事项信息,并采用一定的方法、程序对事项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形成决策模型所需要的输入,所以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更能满足使用者决策需要。
影响
从业资格证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它要求对会计所要报告的经济事项,予以清晰的分类;运用特殊的标识,形成有效的分类;利用一定的手段,按特殊的标识,从不同的角度加工会计事项,以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为不同的决策者服务。
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可分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信息检查系统。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得的观点来考察上述分类,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会计检查是属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目的的系统。会计核算是反映过去,会计管理是控制现在,会计决策是规划将来,会计检查是审查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这四个不同目标的系统里,会计核算是基础,只有会计核算得到的信息正确,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会计管理、决策(使用会计信息)和检查(审查会计信息)。所以这四个系统的信息源应该是一致的。从事项会计理论的观点看,这四个系统都取之于同一经济事项,按其决策的种类和层次不同,给予不同的标识,经过不同的处理,就能得到不同的信息。
在财务处理模块里,设置账户定义是为了将来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塑造该种信息的模型。在这里把总账会计科目和明细账会计科目的观念转变为非底层科目和底层科目的观念。按这种观念,总账并不一定是非底层科目,底层科目并不一定是明细账。底层科目和非底层科目所反映的是对同一个经济事项作不同的归类,因此必定要给予一个不同的标识。有了不同的标识,在会计凭证输入时,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会计科目的逻辑校验;在登账、结账时都有一定的标识,以便区别凭证是否登账或结账;底层科目在打印时,有些是日记账形式,有些是三栏式明细账或多栏式明细账,也有些是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底层科目给予不同的标识。对上述四种账,就要给予四种标识,这四种标识在会计凭证录入时,都表示底层科目,而在打印时,又分别表示不同形式的账页打印。事项会计理论的基础,就在于对不同信息的使用者给予不同的标识。
在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中,按事项会计理论,在定义工资的基础数据项、固定资产的卡片时,都要增加一些特定的项目(标识),例如工种、部门、固定资产是否在使用等等,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不同的目的信息汇总。会计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大部分取之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这就需要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初始数据(事项)输入时,事先定义好一些标识,供管理和决策所用。例如要进行应收、应付账款的账龄分析,在初始设定供货单位和销货单位时,应预先设定信誉度、赊销期限、销货账号、付款日期、购货日期等项目,对每一个项目,都给予一个标识,以便能正确地进行账龄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核算、管理、决策的需要,还要考虑查账(审计)的需要。按事项会计理论,预先应设定好一定的标识(审计线索)以备查账。例如,要审查一个账务处理系统,不同企业的账务处理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语言不同,数据文件的结构不同。如何用通用的方法,来审查账账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以账务处理模块为例,说明事项会计理论在查账中的应用。
账务处理模块,是指从凭证的输入到账表输出这样一个过程,这里的凭证一般指记账凭证,包括手工输入的记账凭证和其他子系统取得的机制凭证。整个账务处理模块就是对接受到的凭证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分别得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等,凭证(凭证库)是账务处理模块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账务处理模块,从凭证输入到对凭证进行处理生成各种账表的一系列过程中,都要用到会计科目和该科目的余额,因此在任何一个账务处理模块(不管是哪个公司或者用哪种计算机语言开发的),都必然存在着一个反映会计科目名称、代码及其与之相关的数据项的数据库(代码库)。账务处理模块中所有的账表(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代码库和凭证库中取得。
用事项会计理论来描述,凭证是经济活动发生的事项,代码是描述事项特征的一种工具,代码库里的不同数据项,按不同需要预先设定好不同的标识,就能满足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些标识是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有些标识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就需要有一个由信息使用者提供的统一标识(数据结构)。为了会计信息管理和查账(审计)的需要,上海市账政局在1992年颁布的沪财会(92)30号文件中,曾制订过一个统一的会计科目对照表文件(代码库)和本月记账凭证文件(凭证库)。代码库和凭证库都规定了每一条记录的总长度、数据项个数及排列顺序、每个数据项的位数,要求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正式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月终一定要把代码库和凭证库中的数据,转到上海市财政局统一规定的格式上,并用磁介质保存三年以上,供财政和审计部门使用、管理和审查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认为事项会计理论既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奠定了会计的理论基础,又为设计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真正能做到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提供了可实现的途径。因此认为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将是今后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方向。
特征
会计培训索特”>会计培训索特在1969年明确提出了会计事项法,与之相对应,他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会计模式称为价值法,并对两者进行了描述和比较。从本质上来看,事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以数据采集为中心的信息报告方式
从会计信息供应链来看,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报告三个环节,价值法下这三个环节都由企业来提供,用户只是被动地接受已加工好的信息并用于决策,这一理论的前提是假定信息用户的需求是单一而且确定的,会计能为用户的决策模型提供最优输入值,即收益值和资本价值。但事实上会计数据被用于多种用途,每一特定用途的用户使用各种不同的决策模型,这些模型对会计人员来说是未知的或者根本不可知的,因此,价值法所产生的数据不可能对各种用途来说都是最优的,并且价值法提供的会计数据不完整,只反映了影响收益和净资产价值的交易性事项,很多有用的经济活动信息被排除在外,如企业软资产的计量问题、非交易事项引起的价值变动问题等等。在事项法下,会计人员只提供“原汁原味”的数据,即“事项”,而且为了使外部人了解其经济本质,应尽可能“全面描述”事项与用户决策相关的主要特征,而不仅仅是事项的货币属性,除此之外并不做进一步处理和综合,用户利用这些原始信息可以观察事项发生的状况,并根据特定的决策模型自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作为输入值。因此,在事项法下,企业只是掌握信息的采集及贮存这一个环节,信息处理规则及最后的输出环节都由用户决定。
(二)提供价值创造过程而非价值结果
事项法认为会计应提供“原汁原味”的数据,价值法只是提供按照规定程序(主要是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固定的一组数据,从表面上看,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提供信息的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综合。实质上,两者之间的分歧在于:会计信息所提供的应该是企业最终的价值结果还是价值创造过程?简言之,会计数据变量进入用户决策模型时指代的是企业价值的“果”还是“因”?价值法基本上是依据当前收益或其他综合性价值数据(即“果”)来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和经营状况,并以此来分析、估计企业未来的价值,是一种间接的因果推断模式。事项法是用已发生的事项(即“因”)来推断企业的价值,因为价值只是经济活动的产物,对用户来说,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就是这些关键事项,也是作为预测企业未来价值创造活动的依据,是一种直接的因果推断模式,这一思路以“事项”将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与信息的生成及报告联结起来,形成了“企业战略-事项-会计信息数据库”这样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
内在缺陷
事项会计理论从事项会计理论诞生以来,对其优越性谈得非常多,甚至认为只是因为技术条件的不成熟才阻碍了这一会计理论思想未能付诸实践。实际上事项会计即使在理论上也存在固有的内在缺陷,这才是事项法在提出的40多年里却一直未能付诸实践的主要原因。
(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如前所述,事项会计是一种以数据采集为中心的信息报告方式,事项法认为会计人员只需提供与用户决策“相关”的经济活动信息,因而在信息或数据的采集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哪些事项是相关的,这似乎难以定义。正如斯坦普(1979)所言,相关性确实重要,但决定会计相关性的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相关性的具体形式和标准会随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参照系的不同而明显存在差异,相关性不是会计信息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使用者对使用信息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因此,所谓相关信息,只能由用户来决定,但信息是会计人员提供的,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另外,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如何对事项进行计量?每个事项都可以用无限的特征来进行描述,其总体特征无法穷尽,但只有某些方面可以被观察和测度,采用何种计量属性才符合“全面描述”一个经济活动或事项这一要求,从而使外部人能够洞察其经济本质并能用于其特定的决策模型呢?实际上只要会计信息的采集者与使用者不是同一人,这两个问题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尽管事项法对会计信息供需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在与决策相关的确认及计量问题上,与价值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两者所提供的信息集的范围大小不同而已。
(二)忽略了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所达成的一组契约,契约的本质就是信息,是契约当事人订约的基础,会计信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它反映了委托代理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以及如何提供首先是企业契约相关各方公共选择的结果,如果各方的利益一致,选择很容易达成,如果各方的利益存在冲突,会计信息最终就成为各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必须关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冲突背后相关利益方的行为动机及其激励与约束问题。
事项法的特点是完全面向用户,目的是尽可能地满足用户决策所需。以事项会计思想为基础结合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新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从用户的决策有用性来看,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完整性上都会有所突破,但从会计信息供给方的利益来看,事项会计却未必能提供足够的激励。首先,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合约的确立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合约的贯彻与执行过程,即企业作为各生产要素的一种利益分配机制,要具备生产的功能以及价值创造的功能,站在汇集各方利益的联接点即企业的角度,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标,而每个企业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的生存秘诀,在这个问题上企业更愿意作为一个“黑箱”存在,这正是与事项会计理论思想所倡导的“提供价值创造过程”相对立的,在论及事项法的优越性时,研究者大多对企业的商业保密性问题一带而过,但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从事项法本身的理论思想来说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事项法的前提是企业原始数据的完全公共化,否则就不可能达到它所宣扬的按需获取信息的决策目标。其次,事项法会加大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在实践中很难得到真正的支持。在实际中,会计信息披露往往是选择性的,甚至是蓄意造假的结果,事项法则能够有效地减少信息操纵和价值法导致的信息扭曲,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加大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但这将与管理者自身的利益相冲突,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
(三)忽略了会计实务的系统性
以价值法为基础的会计实务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除了会计信息供需双方之外,还存在着缓解双方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平衡机制,如审计、会计管制以及财务分析师等信息中介,这些调节机制的引入大大弥补了价值法在用户决策功能上的缺陷。如审计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可靠性的鉴证,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操纵,同时,审计的工作方式是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进行分解并追根溯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审计师可以代替用户深入对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即价值创造动因)进行考查,而不必要用户亲自去刨根问底,尤其在现代审计阶段,由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已经很难相互割离,这一作用就更为明显,审计对经理人的约束作用会促使企业会计信息更符合实际,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会计信息对用户的决策功能也随之提高。而且会计管制和会计准则的完善则不断推动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加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及相关性,这些都进一步改善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此,从会计实务的系统性来看,以事项法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即使对用户而言也并不必然具有优势。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人们的一种行为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思考方式,Johnson(1970)认为推理推断并不比观察推断更少可靠性,而且事项观察与价值推理都同样关注预测,预测的可靠性不是两者之间的问题所在,无疑有着极大的合理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改进企业报告—面向用户》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没有使用者建议财务报表应当予以放弃”。故此,尽管以价值法为基础的会计报告模式充满了争议,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成为现实的选择。
事项会计理论仅仅以用户一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作为会计的目标,并以此作为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逻辑起点,从而忽略了会计信息这种制度安排中的多方利益冲突和平衡,势必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事项会计也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的确认及计量问题,而且与价值法的逻辑严密性相比,事项法为了实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决策需求,倾向于更随意和宽泛化,模糊了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源的边界,容易导致泛会计观,弱化会计信息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技术及其应用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支持不足并不能解释事项会计无法付诸实践的原因,理论准备不足才是真正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说,事项会计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学者们继续研究。
现实选择
就事项会计理论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事项会计理论自身存在一些缺陷,阻碍了它的发展。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将这一理论逐步向前推进。对于事项会计在近期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1)研究事项会计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所需具备的条件及所碰到的主要问题,如必需的技术支撑条件,在实践中碰到了哪些制约其应用的因素等;
(2)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规范的制定问题,包括经济事项分类、确认;报告的标准,对经济事项和交易的记录规范,使用者所使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标准等等;
(3)研究对事项会计理论进行修正的问题,以改正现有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4)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事项会计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项会计理论的优点将日益为人们所认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事项会计理论研究在21世纪将会取得长足的进展。
改进与完善
作为致力于对传统会计加以改进的新理论,事项会计理论具有传统会计所没有的一些优点,但因为会计是一门具有“反应性”的学科,所以它不能滞后于也不能超前于它所处的环境。事项会计明显有超前于当前环境的倾向,这导致它在实务中难以得到应用,从而也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
(一)对事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披露
事项会计理论要求企业详细披露所有的事项信息将会导致商业秘密泄露问题,显然不会有企业这样做,因此,有必要对事项信息加以甑别,有选择的披露不会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事项信息。对于不涉及商业秘密的事项信息,如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等信息可以加以详细的披露,这些信息可以详细到具体的明细。而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如核心技术主要的顾客源等信息可以披露总括的信息。对于哪些信息应该加以详细披露而哪些信息应该加以汇总披露,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指导性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有选择的披露并不等同于SEC在公平披露规则(RegulationofFairDisclosure,简称RegulationFD)中所指的选择性披露,SEC所指的选择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披露不同的信息,这种披露方式有违公平披露原则(陶世隆,2002)。本文所说的有选择的披露是针对信息提供者而言的,对于所有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收到的信息都是相同的。
(二)对事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汇总
企业披露过于详细的事项信息将会导致信息超载和信息混淆,有违事项会计理论的初衷: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可以考虑对事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汇总。
Johnson(1970)将汇总分为3类:
(1)加总,是指对同类事项的众多相同特征中同种计量结果的简单相加;
(2)组合,指对不同事项中众多相同特征的相加;
(3)综合,指对相同或不同类型事项中众多不同特征的相加。从事项会计的角度来看,在考虑对事项信息进行汇总时,应采用第一种汇总形式,也即Johnson所指的加总,因为对同类事项的相同特征中同种计量结果进行简单相加不会破坏事项信息的特征与结构,这样,虽然经过了汇总,但事项信息仍将传递较原始的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
在事项信息的披露方式上,可以采取层次性披露方式,即: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汇总程度不同的事项信息,如第一层次是原始的未汇总的事项信息,第二层次是经过一定程度汇总的信息,第三层次是经过更高程度汇总的信息……等等,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把握信患韵能力选择不同层次下的信息。当然,人们可以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在个层次之间加上链接,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层次的信息之间进行转换。
(三)制定应用规范
事项会计理论虽然强调提供原始的事项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对其制定应用规范,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事项会计理论要在实务中得到实际的应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应用规范,用以指导实务。事项会计规范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项的确认标准,也即应将哪些事项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在前面的内容中人们已经提到,由于事项会计的立论基础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可知,所以在制定事项的确认标准前,首先应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的事项。
(2)事项的计量方式与计量属性。对于计量方式,应该规定哪些计量方式能被采用,对不同的事项信息应具体采取哪些计量方式。例如,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同时采用教育年限、工作年限、职称等多种方式来计量。对于计量属性,也要针对不同的事项规定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存货可以采用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和披露时点的市价同时加以计量,与此同时,应该提供该类存货或相似存货的市价参考信息,以保证披露的真实性与公允性。
(3)财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标准。对于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事项信息所得到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应标准化,便于会计信息的可比。虽然事项信息纷繁芜杂,但通过制定标准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将能够保证不同的使用者根据这些事项信息得到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是一致的。
(4)软件标准。对于用来生成和报告事项信息的软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在词汇表、数据库及财务报告格式等方面,不同的软件应采用同样的标准,并且不同的软件之间应具有兼容性,不影响会计信息在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导入和导出。
(四)建立公用的事项会计信息披霹平台
事项会计信息存储在各个企业自己的数据库中,这样不利于使用者方便快捷地对不同企业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用于信息披露的网站,在该网站中汇集所有企业的基本信息并与各企业的数据库实行适时链接。使用者在该网站中找到某企业的基本信息后,点击链接就能直接访问该企业的数据库。
在中国,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网站上开始披露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但对这些网站来说,披露企业的年报资料并不是其主要的使命,这一方面会限制信息披露企业的数量,另外一方面也会影响所披露的信息量。因此,应该建立专司信息披露之责的大型网站。
研究展望
作为一种致力于对传统会计的弊端进行彻底变革的全新的理论,事项会计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因为传统会计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才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强烈批评,从而也催生了许多变革性的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如事项会计、价值链会计、网络会计等。虽然说这些理论与方法还很不完善,没有成为主流的理论,但这究竟代表了一种有益的尝试,代表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管这些新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能否成功,起码它们能给人们以启迪,或多或少会推动会计理论向前发展。
就事项会计理论而言,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事项会计理论自身存在一些缺陷,阻碍了它的发展。人们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将这一理论逐步向前推进。对于事项会计在近期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1)研究事项会计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所需具备的条件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如必需的技术支撑条件,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制约其应用的因素等;
(2)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规范的制定问题,包括经济事项分类、确认;报告的标准,对经济事项和交易的记录规范,使用者所使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标准等等;
(3)研究对事项会计理论进行修正的问题,以改正现有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4)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事项会计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