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通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国有特大型 企业(又称中央企业),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管理体制,设有防务、飞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中航工业标识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2010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航工业再次申报并成功入选,排名第330位,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
产品与服务
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
企业文化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
2008年,中航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668亿元,净利润71亿元。
中航工业文化要素“六统一”:集团公司战略、宗旨和理念、名称和司徽、司旗、司歌、标准字和标准色。
发展历史
在57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航空工业管理体制历经12次变革。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1950年 1月5日 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联名向中央提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意见》。建议成立航空工业建设委员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以及设立研究院等。
1951年 4月17日~29日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以聂荣臻、李富春、刘亚楼、何长工、段子俊、马文为委员。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 29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业局成立,局址在沈阳。
1954年 7月3日 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南昌飞机厂试制的初教5(雅克-18)教练机首飞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此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8月18日 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爱姆-11(M-11)发动机成功。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也给该厂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1956年 9月8日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米格-17)由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经国家鉴定验收,成批生产交付部队使用。它的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此跨入喷气时代。
1958年 7月26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首次试飞成功。8月4日,叶剑英元帅参加了在沈阳飞机厂举行的庆功大会。 12月1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7吨级直5直升机在哈尔滨首飞成功。
1963年 歼6飞机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是60-70年代中国空军主力战斗机,于1963年9月23日首飞。
1964年 第一代空空导弹“霹雳”1空空导弹经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入小批生产。
1980年 运10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客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次飞行,也是第一架首先飞越世界屋脊的中国制造的飞机。
1998年3月23日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飞机首飞成功,于2004年7月19日被批准设计定型。
1999年10月3日 由中美合作生产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的MD-90-30干线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10月28日通过FAA适航审查。
2000年3月12日-14日 新舟60飞机给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表演,得到了吴邦国、李岚清、邹家华等的称赞,被认为是适合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的飞机。
2000年6月 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MA60)飞机型号合格证,同时正式批准将改进后的运7-200A飞机定名为“新舟”60(MA60),列为产品型号。8月3日,首架“新舟”60飞机交付四川航空公司,8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
2007年2月27日 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歼十飞机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部特等奖。中航工业、中国兵装重组中国长安
2007年12月21日 ARJ21-700新支线飞机首架试飞机按计划如期完成总装下线。
2008年6月29日 国产新型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0飞机在西安总装下线,新舟家族再添“新生儿”。
2008年10月10日 新舟600飞机在西安首飞成功。
2009年11月10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重组旗下的汽车板块,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东安动力、东安三菱划归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共同组建了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
飞机
歼7战斗机歼7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歼7战斗机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一种单座、轻型、2倍音速昼间喷气式歼击机。1964年初投入试制,1966年1月17日首飞成功。后在歼7原型机的基础上,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又作了多次改型,其中主要的改型飞机有歼7Ⅰ、歼7Ⅱ、歼7M、歼7Ⅲ、歼7P、歼7E、歼7PG、歼教7等。
歼8战斗机 歼8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80年3月设计定型。而后又研制出了歼8I、歼8II、歼8IIM等新型飞机。
直升机
直8运输直升机
直8通用运输直升机是由中国直升机设计
直8运输直升机研究所、昌飞公司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8月28日实现首飞,2005年4月完成平原试飞任务,11月完成高原试飞任务。该型机主要是换装加拿大PT6B—67A发动机,适应高温、高原环境的使用要求,是一种多用途、民用的大型运输直升机。
直8运输直升机是中国研制的大型直升机,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机械厂等单位共同研制。1976年开始研制,1985年12月11日在景德镇首飞成功,1989年4月通过技术鉴定,1994年11月完成设计定型。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直8运输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单机安装了三台涡轴6发动机。旋翼系统为全铰接式,主桨由6片全金属桨叶构成,尾桨由5片全金属桨叶组成。传动系统由旋翼轴、主、中、尾减速器和动力传动轴组成。直升机的操纵系统由手操纵、脚操纵和总距操纵三线杆系实现。机体为铝合金框桁结构,机身底部为带龙骨船形并全机采用密封铆接,可在水上滑行和起降。驾驶舱为双驾驶横向布局,机身尾段有吊桥式尾门,可供设备和物资装卸进出。起落架为前三点双腔轮式起落架,并带浮筒。电气系统采用交直流混频供电网络。
直8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正常有效载重3000千克,最大吊运重量5000千克,极限速度27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8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零6分。主要用于运送乘客,内部装载运输、吊挂运输、救护和紧急撤离等。该机有较大的容积空间和任务载重,可以此为平台,视不同需要改型为其他系列直升机。
该机于1989年起交付使用,先后完成了各类演习、西沙航班、抢救病号、运送物资、抢险救灾等任务。
发动机
秦岭发动机
秦岭发动机是从英国罗·罗公司引进生产专利的双转子内外涵混合加力式斯贝MK202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国产化型号,是飞豹系列飞机选用的动力装置。
昆仑系列发动机
昆仑发动机是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属第二代发动机。昆仑发动机是中国第一个全面贯彻国军标,严格按照型号规范自行设昆仑系列发动机计研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历时18年,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几十项重大技术关键,解决了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中暴露的上百个问题,按研制任务书、型号规范的规定及上级增补的试验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考核试验和空中试飞任务。2002年7月10日,国家正式批准昆仑发动机设计定型。
系统
组合导航系统 应急地平表 液压作动器 液压泵 微机械加速度计 数字式自动驾驶仪
航空武器
霹雳-5E PL-5EII空空导弹属于改进型第三代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全向攻击能力和较好的探测能力。
霹雳9 PL-9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霹雳9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西安东方机械厂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
国际合作
空客合作项目
转包生产
中航工业所属沈飞、哈飞、成飞、西飞承担了A320机翼、机翼后缘、机翼前缘、客舱应急门、尾段零件、机头部分组件、后登机门、四项舱门,A319中央翼盒, A330/340前、后货舱门、尾段零件的转包生产。双方目前在A350项目上进行探讨,中航工业将作为唯一供应商承担飞机结构件5%的制造工作。
合资公司
2007年11月26日,中航二集团与空客签署成立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的框架协议。2008年7月15日,哈飞集团与空客(中国)公司,就在哈尔滨合资成立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心签署了框架合同。根据合同,合资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心将于2009年初建成,哈飞集团将拥有80%的股权,空客中国拥有20%的股权。制造中心将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生产零部件,同时参与空中客车A350XWB宽体飞机工作包的产业化和批量生产。制造中心将按照空中客车公司的标准和工艺进行生产。
工程中心
中国一航、哈飞股份、洪都航空和空客中国合资成立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Airbus (Beijing)Engineering Center-ABEC。
A320总装线
空客提出在中国建立A320总装线的建议,2006年5月总装线正式定点天津滨海新区。中方联合体与空客2006年10月26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A320飞机总装公司,计划2009年6月份首件交付,2011年达到月总装4架。
制造中心
2009年1月30日,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中方合作伙伴与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了《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双方将共同在哈尔滨建设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心。正在西班牙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A320机翼总装线
2009年2月2日,中航工业西飞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在英国伦敦签订了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合作协议,西飞公司将承担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机翼制造任务,并将成为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欧洲以外地区的首家供应商。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英国首相布朗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高层交流
2002年建立了年度高层交流机制,双方高层和项目执行层及时沟通,评价现有合作并解决问题,同时探讨新合作机会和合作模式。
波音合作项目
转包生产
中航工业所属沈飞、哈飞、成飞、洪都、西飞、陕飞、昌河目前承担了B737NG垂尾、48段、前登机门和翼上应急门,787方向舵、垂尾前缘、翼身整流罩、短舱扭距盒,747-8内襟翼、副翼、扰流板、767-300客改货,波音系列钣金件部件的转包生产,其中部分项目为唯一供应商。
工程合作
一航与波音的合作主要在制造领域,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是双方合作发展的大趋势,双方高层领导积极推进开展工程合作。目前双方已开始了工程合作的初级阶段MRB培训。
波海合资公司
1998年在天津成立了波海航空复合材料部件有限公司,生产民用飞机机舱内饰和辅助结构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合资企业2002年投产。合资企业成立之初,中国一航持有三分之一的股份。2008年中国一航的所持股份调整为11.9%。
高层交流
中国一航与波音公司建立了高层领导定期进行战略与管理层面的交流机制,就现有合作的问题,未来合作的发展方向和机会进行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讨论。从2001年起波音高层与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了研讨式高层管理培训-EDP,双方在价值工程、财务管理、IT、战略管理、精益制造、价值流、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的建设性的交流,产生了很好的高层沟通,交流先进管理经验的作用。
欧直合作项目
Z15/EC175直升机
2005年12月,中航二集团和欧洲直升机公司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研制、共同受益、共担风险、共享市场的原则签署了中型多用途直升机Z15/EC175项目合作研制合同。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原型机试制和试验阶段,计划2009年首飞。
HC120直升机
中、法、新三国1993年签约共同投资开发EC120直升机。中方承担机体结构、液压/燃油/操纵系统等研制,占24%份额。法方占61%份额,承担总体、升力/航电/发动机/传动系统等研制。新方占15%份额,承担尾桨、舱门等研制。2003年三国签约同意在哈尔滨建立EC120第二条总装生产线,并于2004年底建成了具备年产20架机能力的总装生产线。改名为HC120的国产机型现已交付用户使用。
GE 合作项目
转包生产
中航工业的南方动力、黎明、成发、西航、黎阳与GE公司开展转包生产合作,最长的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产品包括CF6、CF34、CF56、GE90、LM2500、LM6000、GP7200、GEnx等各型发动机的盘、叶片、轴、机匣、安装边、过渡段等的制造和轴承机匣、高压涡轮机匣工程技术开发等。
合资企业
一航世新与GE签署合作协议,由世新公司为GE在中国销售的核心机提供成套服务,已有产品售出。
CF34-10A项目
CF34-10A发动机是由美国GE公司为ARJ21配装的航空动力,2003年成功竞标,被指定为ARJ21飞机的配套动力装置。
一航黎明在此合作项目中承担CF34-10A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试车工作。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作项目
合资公司
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是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哈飞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为50座级ERJ145喷气飞机整机生产制造厂商。该合作项目是中国首次与国外先进民机制造企业以合资形式进行的整机合作,项目协议于2002年底签订,合资公司于2003年1月13日挂牌成立,在投产当年实现了首架飞机的下线和首飞,在中国航空制造史上尚属首次。截至2009年1月底,合资公司已经向中国市场交付ERJ145喷气飞机27架。 转包生产
合作项目中的转包生产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机身大部件转包生产,包括ERJ145喷气飞机Ⅱ、Ⅳ段机身国产化,首架份国产机身Ⅱ、Ⅳ段于2006年4月交付;第二步为机翼机身整流罩转包生产。ERJ145喷气飞机零部件的国内转包生产由哈飞集团负责,目前第一步已成功完成。
合资公司获AS9100B证书
2006年5月,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获得了AS9100B证书,成为国际航空质量组织(IAQG)成员,被列入该组织的网络航空供应信息系统(OASIS),同时成为亚洲首家通过美国NQA公司认证的商用飞机制造商。
合资公司获ISO14001证书
2009年初,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获得荣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次进入《财富》500强
一项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0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奖”、
“改革开放30年企业文化杰出品牌组织奖”
歼十飞机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奖
2004-2006年中央企业任期审核 科技创新特别奖
2001-2005 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2005年度全国六西格玛推广先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