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组织架构1组织架构2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创立于1946年,是一家从事丝绸、石化、新材料以及综合贸易等多领域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拥有二级公司26家,国内参股企业40余家,在海外设立贸易机构4个,共有员工2000余人。 集团公司的前身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是我国从事丝绸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原国民政府设在上海的中国蚕丝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为中国丝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巩固、调整和提升丝绸和贸易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制定并实施了转型发展的新战略,快速向实业化经营转型。通过建设中丝东北临海化学品物流项目,成功进入了石化领域,现正向石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延伸发展;在上海建成了产能全国第三的无尘纸生产项目,成功切入了高科技新材料领域。2012年,集团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123155”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正不断取得新成就。 集团公司已经从一家专业外贸企业逐步转型发展成为石化、新材料、丝绸、文化以及综合贸易等多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石化产品的仓储中转、物流配送、国内外贸易,无尘纸新材料的生产和销售,茧丝绸原料商品和服装服饰成品的生产和国内外贸易,还经营机电产品、矿产品、金属材料、轻工产品、农林产品、工艺品等其它商品的国内外贸易,以及普通物流、对外咨询和展览、杂志出版、广告等业务。 中丝集团将秉承“奉献高品质文化丝绸,弘扬中华国粹;打造特大型央企,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理念,奋勇开拓,将集团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体制机制和企业文化先进,以实业经营为主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历程/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6年到1992年。在此期间,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和企业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其性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型企业,主要职能是经国家授权协调和管理丝绸行业。 1946年,原国民党政府农林部、经济部在上海设立了中国蚕丝公司,统一负责全国蚕丝生产销售,管理所属蚕研所、实验苗圃、蚕种场和丝绸工厂。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当时的华东军政管理委员会接管了中国蚕丝公司。1951年11月改组为总公司。公司在建国伊始,就承担了全国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任务,并经营全国茧丝绸生产和内外销业务,使我国丝绸业很快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公司的出口额迅速上升。 1952年8月,中国蚕丝公司归属对外贸易部直接领导。1953年10月,中国蚕丝公司改名为“中国丝绸公司”,并由上海迁到首都北京,统管全国茧丝绸购销和进出口业务。 1961年1月,对外贸易部为了使各外贸专业公司经营分工更为合理,将原杂品出口公司经营的棉、麻、毛、服装等纺织品业务同中国丝绸公司经营的丝绸类商品合并,统一管理和经营。 1982年2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丝绸公司作为经营体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将原属外贸部管理的丝绸进出口业务,纺织工业部的丝绸生产,供销合作总社的蚕茧收购和商业部的丝绸内销业务,全部移交中国丝绸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并负责管理丝绸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研究机构和有关丝绸院校等,建立了产、供、销、人、财、物、进出口合一的丝绸管理体制。中国丝绸公司为国务院直属企业,由当时新建立的国家经委代管。 1986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丝绸公司解体。以划归经贸部的丝绸进出口业务和蚕茧收购工作为基础,经贸部决定成立了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承担全国丝绸收购与出口的各项管理和经营业务,并于1987年1月正式对外营业。
第二阶段
从1992年到1999年,随着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公司也由原来的管理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公司在管理丝绸行业的同时,把发展自营业务当成公司的中心任务,先后成立了多个二级经营公司,其海外企业也把工作重心向发展自营业务转移。在此阶段,公司的自营业务获得了长足发展。 1988年至1999年,蚕丝类和坯绸列入国家16种特别重要出口商品,实行统一联合经营,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牵头成立中国蚕丝(丝织品)进出口联营公司统一对外。负责对全国蚕茧、丝类和坯绸的收购及出口的统一经营管理。联营公司在全国共有包括主要进出口口岸丝绸企业在内的32家成员,共同承担全国蚕丝类和坯绸的出口任务。 1999年初,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与原外经贸部脱钩,归属中央企业工委领导。
第三阶段
自2000年起,公司已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公司不再承担丝绸行业的管理职能,但仍承担部分政府交办事项。 2003年,公司归属国务院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2012年4月9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丝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