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业务循环审计

业务划分

在审计中,通常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以下四个循环:

销售与收款循环

购货与付款循环

生产与费用循环

筹资与投资循环

审计内容

业务循环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二是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交易的测试与余额的测试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适用的对象不同

前者适用于审计某类交易的发生情况,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主要是针对购货交易、销货交易、筹资交易、投资交易它是针对这些交易而言的。主要与利润表有关;后者适用于账户余额,如应收账款、存货等,主要与资产负债表有关。而余额的实质测试是具体到某一个账户某一个项目上,它是否是真实的是否是恰当的。所以我们一般作了交易实质测试以后,如果认为它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比较高的。还要作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往往更相信余额的实质测试,只有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作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比较满意,我们可以少做甚至不做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它们两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在审计实务当中你选择交易的实质性测试还是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就要看你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价结果如何。

第二,具体审计目标不完全相同

交易测试的目标是交易是否发生、记录是否完整、估价或分摊是否正确,一般不适用“权利和义务”、“表达与披露”(除关联方交易外)的认定。而余额测试的目标则包括后二项。

第三,审计程序(方法)不尽相同

这主要是由审计目标的不同决定的。执行交易测试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账户部分或全部借贷发生额的证据,以便利用这些证据对该账户余额作出结论,故多运用审阅法、复核法、穿行测试法等,账户余额测试是直接获取有关账户余额的证据,而不是从构成余额的单个借贷发生额取得证据,主要运用盘点法、函证法。

第四,适用的范围不尽相同

通常对交易的测试可以与符合性测试一并进行,称双重目的测试,比如,将某项交易的销售发票与销售单价相核对检查二者是否相符、手续是否齐备等,属于符合性测试程序,但它同时为证明这一交易是否确实发生提供证据,因而又属于交易测试;而余额测试通常要与分析性测试程序相配合。因此,通常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差、不打算进行符合性测试或交易业务量较少时,较多地执行交易测试,而当符合性测试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好、交易业务量较多时,执行余额的实质性测试。

主要联系

同为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交易的测试与余额的测试也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本质上是相同的。依据公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

这里,前者即是交易测试的对象,后者即是余额测试的对象。

(2)最终目的相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会计报表审计,余额测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证实资产负债表账户的余额,执行交易测试程序,获取某一账户部分或全部借贷发生额的证据,其目的也是为了利用这些证据对账户余额作出结论。

(3)交易测试能为余额测试提供支持。一般说来,在实质性测试中,余额测试是主要的、直接的,交易测试则是可选择的,但交易测试能为余额测试提供支持。如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审计中,函证或盘点是必不可少的审计 。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