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万元熙
万元熙,男,1939年12月出生,1958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64年至1968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班原子核理论专业学习,师从杨立铭。1973年10月起,参加创建等离子体所,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1983至1985年在美国Texas大学聚变研究中心工作;1997年开始担任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总负责人(总经理)。2009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万元熙教授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是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知名科学家。特别是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EAST项目总负责人,将聚变物理实验装置重要要求和超导关键技术成功集成,提出并主持完成总体设计,带领整个团队,用近十年时间,自主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了所有关键部件;自主完成难度和风险极大的全系统总装,工程调试一次成功,在国际上率先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获得稳定、重复和可控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为磁约束聚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被推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成就/万元熙
万元熙万元熙研究员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勤奋工作36年,参与创建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在使该所成为国内外重要著名核聚变研究基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领导和直接参与多个托卡马克、包括超导托卡马克HT—7的建设和实验,使中国核聚变研究取得和能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项目负责人,将聚变物理实验装置重要要求和超导关键技术成功集成,提出并主持完成总体设计;带领研究团队,用近10年时间,完全自主设计、研发、加工制造所有关键部件;自主完成难度和风险极大的全系统总装、调试并达到工程设计指标;率先在世界上建成具有非圆截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显著地提升中国磁约束聚变研究水平,使中国核聚变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他30多年在聚变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认可和赞赏:连续八年4次担任国际聚变能大会组委会成员;9次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邀请和主旨报告;在最重要的IAEA聚变能国际会议上被推选作总结报告,提出和组织了数个延续至今的系列国际会议,且被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理事会推选为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参与领导由世界著名核聚变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直接为ITER的重大科技决策做出贡献,也为中国在ITER的科技决策中争取到重要发言权。他先后发表论文和文章29篇,编辑英文会议专著1本。
学术兼职/万元熙
亚洲等离子体协会执行理事;国际核聚变期刊(NF)中国编委;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等离子体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信息/万元熙
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候选人
入选理由:他所负责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在国际上尚无全超导托卡马克的情况下,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自主发展了68项关键技术,形成了多项重大创新点,工程调试一次成功,因此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处于国际同类装置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