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丁大钊
丁大钊
复旦大学丁大钊,1935年1月12日出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苏州纱缎小学和有原中学(现市六中)就读。
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分配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科技顾问。
1956年9月随王淦昌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59年参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提出并发展了一种确定径迹气泡密度、进而鉴别粒子的方法,为鉴定与分析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解决了关键问题。
1960年回国后在原子能研究所负责轻核反应调研与测量工作,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委员兼中科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轻核反应实验小组,为完成氢弹研制所需部分基础数据的测量准备了条件。
70年代中期后领导研究快中子核反应谱,热中子俘获谱与原子核巨共振,领导建设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目前从事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三维中子扩散的理论研究。
80年代负责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区建设,建成适于进行精细核反应谱学与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室。
1990-1995年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同步辐射应用并参与建议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详细介绍/丁大钊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1935年1月12日,丁大钊出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苏州纱缎小学和市六中的前身有原中学就读。
1955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来到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就是现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从此,丁大钊与核科学技术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9月,丁大钊被派赴前苏联实习,在杜布纳联合研究所的4年中,丁大钊有幸成为王淦昌先生的学生。王淦昌是中国原子核研究和宇宙线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从王老师那里,丁大钊学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为丁大钊以后在核物理研究中不断跨领域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着多想多问多试的钻研精神,丁大钊发展了气泡室中分辨粒子的方法,和实验组成员经过艰辛与细致的工作,第一次发现了荷电反超子。这一发现,丰富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它使全世界科学界不得不以新的目光注视中国。这一发现在1982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60年9月,在粒子物理研究中刚刚崭露头角的丁大钊,坚决辞去苏方实验室领导人要他留下继续工作、获取学位的邀请,和周光召等人回国开始了在国内核物理的研究。
经过5年多的努力,串列加速器实验室建成在望,丁大钊却因肾炎加重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终于病倒了。那一年他正好50岁!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1988年,一次成功的肾移植手术使他重新回到了心爱的工作岗位。而此时,已投入使用的串列加速器实验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诸多有质量的论文,与国内外的合作也日益加强。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宋健以及王淦昌院士等都曾先后到这里视察。
近几年,实验室在瞄准国家目标的基础上正积极筹划中远期发展目标,除利用加速器研究原子核基本的运动规律和性质外,还涉及能源开发、卫星、气象通讯等领域。正是具有这种奋斗开拓的精神,丁大钊才能够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根据国家的要求,不断学习和摸索,在核物理方面取得众多成就。
60年代丁大钊从事轻核反应研究,为中国氢弹研制所需的基础核数据测量做出了贡献。
70年代丁大钊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γ谱学分支学科,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数据并为国内其他研究单位提供了经验。
中国科学院80年代丁大钊领导建成了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实现了几代科学家的愿望,使中国能够跻身于核物理研究的国际前沿,由于丁大钊在基本粒子、轻核反应和促进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贡献,1984年被推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年来勇于开拓、不断探索的精神是丁大钊能在核物理多领域取得成就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近年来,丁大钊又开始了在新的领域的探索,丁大钊非常关注核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以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问题。丁大钊认为,正在探讨的核能开发的新的技术途径,有可能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能源领域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沧桑岁月,是一种阅历的积累,更是一次新的飞跃的基础。“生有涯,学无涯”,在核物理领域,丁大钊仍在不知疲倦地努力探索着。
个人成就/丁大钊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956年~1960年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研究。
1960年底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1972年恢复工作后,从事快中子物理及核结构与核反应研究,并负责建设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区。近几年来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应用及设备改进与发展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参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工作;负责轻核反应装置核反应微观数据的研究及测量工作,为氢弹研制的某些重要数据测量进行了预研。
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多次部级优秀成果奖与科技进步奖。
个人贡献/丁大钊
中国氢弹爆炸丁大钊在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领域从事过若干开创性的研究工作。50年代后期在基本粒子研究中曾参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S-的工作,丁大钊发展了气泡室中分辨粒子的方法,为鉴别和确证S-事例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该发现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研究高能核作用下中性奇异粒子产生规律中发现了表明基本粒子内部有结构的实验迹象。
60年代从事轻核反应研究,负责截面测量小组,为中国氢弹研制所需的基础核数据测量做出了贡献。70年代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γ谱学分支学科,取得一批高质量的数据并为国内其他研究单位提供了经验。有关工作分别于1980年、1983年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及四等奖。
80年代负责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实验区建设,建成一个适于进行精细核反应与核结构研究的国际水平的低能核物理实验室,于198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丁大钊还领导开展热中子在轻核上辐射俘获和原子核的巨共振研究,前一项已结束的研究工作中,做出了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于1990年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丁大钊在基本粒子、轻核反应和促进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贡献,1984年被推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青年科学家他于80年代中期曾推动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正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的应用与发展的工作,是一位具有开拓新学术领域研究工作的学术负责人。丁大钊所负责的轻核反应调研与测量工作,为研制热核武器提供了基本数据。
近年来负责开展“加速器驱动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的研究工作。丁大钊提出确定径迹气泡密度的方法对鉴定反西格马负超子所起的关键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多次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奖与部级科技进步奖。
丁大钊凭着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多想、多问、多试验,使其科研发现和成果丰富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令全世界的科学界不得不以新的目光注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