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丁国瑜

地质工作/丁国瑜

丁国瑜丁国瑜

丁国瑜,生于1931年9月19日,河北高阳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居北京。先后在北京实验小学、汇文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学习,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2—195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5年在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和马杏垣教授的推荐下,被选拔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深造,师从新构造学奠基学者尼·伊·尼古拉耶夫教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早期派往国外系统学习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学的研究生。1959年初完成并通过关于中亚天山地区喀拉套山新构造的研究论文,获前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59年回国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副主任。丁国瑜于1959年与刘雅蓉女士结婚。刘雅蓉195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7年由地质部派往前苏联实习。1958年回国,从事铜矿资源研究,任地质矿产部高级工程师。


1959—1970年丁国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这期间曾参加了长江三峡坝区的新构造调查;海南岛第四纪地质、第四纪火山、新构造及沿岸稀有元素砂矿的综合调查研究;1960年广东新丰江水库突发大量小地震,根据周恩来总理的紧急批示,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组织专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丁国瑜参加了新构造方面的研究。这次工作后决定加固大坝,从而使后来于1962年这里发生破坏性地震时避免了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1963年后他参加了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黄淮海平原综合研究”。他领导的研究组结合华北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土壤盐碱化防治的需求开展了黄淮海平原第四纪历史、新构造运动的研究。他采用光谱光度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段第四纪沉积物颜色进行了定量鉴别,在钻孔岩芯中发现了不同时段的火山碎屑堆积和埋藏古土壤层,采用平原周缘和平原内部相关沉积层对比分析方法对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平原区新构造沉降幅度与速率开展了研究。先后发表了《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特征及其意义》、《河北平原及太行山东麓第四纪火山碎屑堆积》和《中国北部第四纪盆地堆积》等论文。但这些工作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被迫中断。

地震研究/丁国瑜

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丁国瑜在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重点进行活动构造、地震构造与地震预测研究。他对平原区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撰写了《河北平原水系变迁与新构造》、《河流坡降与现代构造运动关系》等研究报告,编制了《河北平原水系与新构造图》。在此期间,他首次明确指出了河北平原区水系裂点与隐伏断裂、新构造活动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水系形态和变迁历史研究新构造运动,为第四纪覆盖区新构造运动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他先后参加了邢台、蒲县、丰南、普洱、海城、龙陵、道孚、乌恰等地震的现场考察研究,还参加过邯郸、山西、陕西等地地裂缝与地震关系的调查研究及震情趋势判定的研究。这些工作均成为他研究中国大陆内部强震活动特性的基础。


丁国瑜丁国瑜

1969—1970年丁国瑜去非洲参加了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沿线地震烈度的考察研究工作。他与时振木梁、应绍奋等组成了地震专家组,丁国瑜任组长。他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耐着赤道地带的高温,穿过狮群、象群、野牛等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地区,毒蜂群集的丛林和高可没人的茅草草原,穿过东非裂谷的火山带、坦噶尼喀湖区,深入东非的一些黑人部落,调查了铁路沿线的新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的情况,为铁路抗震设计提供了沿线所需的地震烈度资料。从非洲回国后丁国瑜被调至中央地震工作办公室震情分析组从事地震预报及震情分析研究。


当中国频繁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之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1971年丁国瑜受命担任国家地震局震情分析组组长、分析预报室主任等职,长期主持中国震情动态的分析研究和预报工作,风险和困难很大。但是,他知难而进,与同事们一道开创、建立和发展中国地震监测网络和分析预报系统,定期组织和主持中国震情趋势研讨与会商,尽力做好减轻地震灾害的工作。他参与了对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预报工作和震后的现场调查及监测工作,这次成功的预报极大地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他不断探索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方法,发表了《地震预报问题》、《中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中国大陆内部的线性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论着,成为中国中、长期地震预测及地震危险性区划的重要文献,并被广泛引用。


由于破坏性地震的连续发生和中国对地震预报问题的广泛探索,中国的地震工作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响和重视,丁国瑜作为当时地震研究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和实践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70年代后期,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都先后多次组团来华考察,进行学术交流,丁国瑜亦应邀出访了上述国家。1974年以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科学顾问F.Press教授为团长的美国地震代表团在华访问期间,丁国瑜陪同他们考察并进行了有关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的学术交流,F.Press及C.Allen教授等对中国的地震预测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1980年应美国科学院及美中学者交流委员会邀请,他赴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研究部作了中国地震构造方面的系统讲学,在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拉蒙特地质观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学术访问,并较系统地考察了多地震的圣安德烈斯断层。这些活动为开辟和推动后来中国与美国在地震科学研究上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美国一直认为在与中国的科技交流中,地震是最有成效和最成功的项目之一。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地震预报大会,他被聘为大会组织委员会、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应邀在大会上作有关中国地震预报探索和研究方面的特约报告,总结了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的情况、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问题,博得了与会者高度重视,影响很大。


丁国瑜十分重视地震研究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新构造学、大地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有关学科的结合,并身体力行。他非常注意有关的国际动态,多次不失时机地引进国际上最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1974年他出访美国,带回了第一套有关中国全部领土的卫星影像遥感资料,率先将其引入中国地震构造研究并及时组织开始了中国分省、区的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工作。

学术成果/丁国瑜

1979年丁国瑜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活断层、
丁国瑜丁国瑜古地震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宣读的有关中国内陆活动断裂特征问题的报告和论文得到了广泛重视。这次会议大大推动了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会后,他主编出版了《中国活动断裂》一书,对中国活动断裂的研究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在古地震研究方面,丁国瑜是这一研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在1982年中国八级大震学术讨论会上,他针对当时认为大地震很少原地重复的看法,根据古地震及断层滑动速率资料论证了中国八级强震的原地重复和具有较长(数百至数千年)复发间隔的论点。1988—1996年他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全新世古地震专题组(ILPⅡ3)的成员,又担任ILPⅡ-2全球活断层图专题组副组长(1990—1993)和成员。


1982—1987年丁国瑜担任《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该图集由6个图组共86幅图组成)的副主编(主编为马杏垣院士),又是这一大型图集中的新构造变动图组的主编、板内现代运动图幅的作者和图集说明书《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地震出版社,1990,P600)的主编。新构造变动图组反映了他关于中国新构造变动和变形方面的学术思想,在他编制的《中国板内现代运动状态》图幅里展示了大陆板内活动块体与活动断裂之间的运动学关系及动力学机理,并根据大量断层活动矢量的数据,首次定量地给出了中国大陆内部构造块体间相对运动状态的模型。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丁国瑜所进行的上述研究工作一直是与减轻地震灾害和解决重大工程建设中有关构造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需要紧密联系的,他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如新丰江大坝、坦赞铁路、三峡大坝、黄河大柳树大坝、多个核电站选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珠海伶仃洋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等)场地的工程地震及活动构造研究,为这些重大工程的选址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获得过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国家地震局等部门的表彰。他的有关现代地壳破裂网络与地震发生地点预测和有关活断层破裂分段与未来地震规模及复发周期判定方面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在中国地震区划及许多重大工程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丁国瑜是国家“八五”攀登计划中“中国现代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参加者。他现为国家大型科学工程重大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顾问组成员,正承担着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疆伽师强震群成因及帕米尔东北侧强震预测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青藏、华北和华南三大块体接合区第四纪构造变动的研究”等课题。

培养人才/丁国瑜

丁国瑜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科学问题严肃认真,他多年来总是亲自到现场,辗转于各主要断裂带、重点地震监视区和地震现场。


丁国瑜为人朴实,谦逊正直,处事公正,平易近人,能团结各种不同意见的人共同工作并受到同事的尊敬与爱戴。他还非常关心和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通过共同合作,组织课题,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等,培养了许多德才兼备的研究人才。他擅长于地质、地貌现象的实景素描,还是一位中国画的业余爱好者。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高等学校招生中断,教育质量下降,科研队伍涣散,地震科研及其机构像其他的学科一样,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而“文化大革命”以后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为此,


丁国瑜丁国瑜他以很大的精力关注和着手提高与培养青年地震科技工作人员。此时,他在一些业务会议、学科会议上大声疾呼,希望和要求在职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为国分忧、勇挑重担,孜孜不倦地钻研新科技知识,学习新方法,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力求适应社会与政府对地震预报人才的要求,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为人民建功立业。正是在他的不断努力和实际推动、组织下,引进与介绍了国际上的前沿课题,掀起了学习科技理论、先进观测方法的高潮,不断开设了中国性的专业性极强的学习班、培训班,成立了培训中心,使一批青年人迅速成长为地震预报的骨干力量,满足了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在中年以上的科技工作者中,掀起了一个学习外语的热潮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成效,逐渐适应了地震科技的国际交往,并向国外广泛宣传和展示了中国地震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成果,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中国地震科学的国际影响。

丁国瑜非常认真地挑选、招收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青年学生,以培养高级地震科研人才。在培育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强调了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领域内选题且能把握住重要的科学问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加以培养。在强调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同时,他鼓励研究生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活动构造和地震现场去,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可望取得系统的、坚实的、第一手的资料。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一批批研究生走向成熟,他们中不少人在古地磁、测年技术、遥感技术、分形几何学、反应谱计算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并因此而在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上很有成效。涌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研究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承担了重要的科研任务。丁国瑜不仅在过去,就在年近古稀的今天,他还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自带领研究生在野外进行观测、指导,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培养青年的工作能力。大到路线确定、综合分析,小到剖面绘制、野外记录,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对于一些慕名前来求教的青年学子,丁国瑜一如既往,诚恳接待,在科学思想、研究方法、实际经验等多方面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甚至为他们查阅某些具体的数据和文献。对京外或一些来信求教的青年人,他也有问必答,有信必回。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