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谢尔曼法》

释义

《谢尔曼法》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 《谢尔曼法》

该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均属违法,旨在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违反该法的个人或组织,将受到民事的或刑事的制裁。

该法奠定了反垄断法的坚实基础,至今仍然是美国反垄断的基本准则。但是,该法对什么是垄断行为、什么是限制贸易活动没做出明确解释,为司法解释留下了广泛的空间,而且这种司法解释要受到经济背景的深刻影响。

内容

(美国)谢尔曼法

(1890年7月2日颁布1974年6月30日前多次

修订)

第一条根据本法规定,所有限制州际或对外商业贸易,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组成联合,签订合同或秘密协议的,都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商品再销售的最低限价,而且商品或其标签、包装物上载有商标、牌号,或制造商、经销商名称,同时该商品是与他人所生产、经销的同类产品公开自由竞争;按照产品再销售或为再销售而运往的州、区域或哥伦比亚特区现行或将来有效的法律、法令或公共政策,上述合同或协议符合州内交易的有关规定;按照1914年9月26日通过,并经补充修订的《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规定其权利义务和其他目的》第5条规定,订立此类合同或协议不构成不公平竞争的手段,则不视为违法。然而,如在相互竞争的制造商之间、生产商之间、批发商之间、经纪人之间、代理商之间、零售商之间,或相互竞争的人、商行、公司之间签订合同或协议,规定或维持再销售最低限价,则属于违法行为。所有从事此类联合,缔结合同或秘密协议,违反本法规定而犯轻罪的,法院可判处50,000美元以下罚金;一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第二条所有与他人组成联合、签订秘密协议以垄断或企业垄断部分州际、对外商业贸易而犯轻罪的,法院可判处50,000美元以下罚金;一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第三条所有限制在合众国任何区域或哥伦比亚特区的商业贸易,任何区域之间商业贸易,任何区域与各州或哥伦比亚特区之间商业贸易或对外商业贸易,哥伦比亚特区与各州之间商业贸易或对外商业贸易,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组成联合、签订合同或秘密协议,都属于违法行为。任何因从事此类联合,缔结合同或秘密协议违反本法规定而犯轻罪的,法院可判处50,000美元以下罚金;一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第四条美国若干地区法院经授权可阻止和制止违反本法的行为,而且美国若干地区检察官有义务在检察长的指导下,在其各自的地区依衡平法提起诉讼,以阻止和制止上述违法行为。在进行该诉讼程序时,地区检察官可提出请求,陈述案情,并请求发布禁止令或以其他方式禁止该违法行为。在该请求正式通知被告方后,法院应尽快进行听审,并作出判决;在该请求审理过程中,法院可在作出最后判决之前,随时发布被认为公正的临时禁止令。第五条如果正在审理案件的法院认为案件的审判需要传唤其他当事人到庭,无论被传唤人是否住在开庭法院所在地区,法院均可将其传唤,并通过被传唤人所在地区的法警送达传票。第六条任何依本法第一条规定的合同、联合或秘密协议所拥有的财产(作为其标的物),在运往他州或国外途中,应由合众国予以没收,并可按没收、扣押、征收非法进口物资的法律所规定的程序,予以扣押和没收。第七条本法所使用的“人”和“人们”,包括所有按照联邦、地区和各州法律或者外国法律所成立以及经其核准的公司和社团。

第二条 

任何人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他人联合、共谋垄断州际间或与外国间的商业和贸易,是严重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100万美元以下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不超过1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也可由法院酌情并用两种处罚。

第三条 

任何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共谋、用来限制美国准州内、哥伦比亚区内,准州之间、准州与各州之间、准州与哥伦比亚区之间,哥伦比亚区同各州间,准州、州、哥伦比亚区与外国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任何人签订上述契约或从事上述联合或共谋,是严重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100万美元的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1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或由法院酌情两种处罚并用。

第四条 

授权美国区法院司法管辖权,以防止、限制违反本法;各区的检察官,依司法部长的指示,在其各自区内提起衡平诉讼,以防止和限制违反本法行为。起诉可以诉状形式,要求禁止违反本法行为。当诉状已送达被起诉人时,法院要尽快予以审理和判决。在诉状审理期间和禁令发出之前,法院可随时发出在该案中公正的暂时禁止令或限制令。

第五条 

依据本法第四条提起的诉讼尚在审理中时,若该案的公正判决需其它人出庭时,不管其它人是否居住在该法院所在区内,法院都可将其传讯。传票由法院执行官送达。

第六条 

依据本法第一条的契约,联合、共谋所拥有的财产,若正由一州运往另一州,或运往国外时,将予以没收,收归国有,并可予以扣押及没收,其程序与没收、扣押违法运入美国财产的程序相同。

第七条 

任何因反托拉斯法所禁止的事项而遭受财产或营业损害的人,可在被告居住的、被发现或有代理机构的区向美国区法院提起诉讼,不论损害大小,一律给予其损害额的三倍赔偿及诉讼费和合理的律师费。

第七条 

A无论何时,美国因反托拉斯法所禁止的事项而遭受财产及事业的损害时,美国可在被告居住的、被发现的、或有其代理机构的地区,向美国区法院起诉,不论损害数额大小,一律予以赔偿其遭受的实际损失和诉讼费。

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规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

该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均属违法,旨在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违反该法的个人或组织,将受到民事的或刑事的制裁。

该法奠定了反垄断法的坚实基础,至今仍然是美国反垄断的基本准则。但是,该法对什么是垄断行为、什么是限制贸易活动没做出明确解释,为司法解释留下了广泛的空间,而且这种司法解释要受到经济背景的深刻影响。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形成于20世纪初期。1906年,德国学者在《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了经济法这一名词,用来说明与世界经济有关的各种法规,但并不具有严格的学术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政府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加强对重要物资的控制,颁布了大量的法规。1914年8月帝国议会通过了14项战争经济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授权法》,授权参政院在战争期间准予”发布对于防止经济损害所必要的措施”,继之又颁布了《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1915)、《确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1916)等。战败后的德国,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制定了一些重要的产业统治法和卡特尔法,如《煤炭经济法》(1919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防止滥用经济权力法令》(1923)等。这些法规,表现为行使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和操纵经济,试图把实施社会化政策同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契约自由原则结合起来。这些法律的出现,引起了法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法律即是经济法;研究经济法应是法学中的一门新的学科。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