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版本
【澳大利亚】维拉曼特:《法律导引》,张智仁、周伟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本片所引均为此版本。
背景介绍
本书著者维拉曼特(G.G.Weeramantry)是澳大利亚声誉卓越的法学教授,他著作宏富,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20世纪末,维拉曼特曾以澳大利亚文化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到上海后专程来华东政法学院考察,临别时赠与译者以附有著者亲笔签名的本书。
本书篇幅适中,内容极为丰富,在时间上包括从古至今,在空间上囊括全球各大洲,凡法律、法学方面的重大问题,无不一一阐明、论述。所以事实上,这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小型法律百科全书,亦是法律初学者的一部极好的入门读物。
内容精要
历史的统一性在于,任何人试图叙述它的一小段,必定会感到第一句便扯破了一面无缝的大网。与历史相比较,法学之域同样浩如烟海。对于任何一个法律人来说,在试图接近法学领域时,才发现这一“人文学科之王”具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广博与精深,以至于初学者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而维拉曼特的这本《法律导引》却以其丰富而简洁的叙述为法律初学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使读者得以窥探法学领域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园地,为更深入的研习法律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知识。
第一章为“法系概观”(我么把它看做一部简明法制通史)。其中相继介绍了史前时期与法律的诞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古代世界的几个国家的法律特征(包括中国、印度等),以宗教为基础的法系、习惯法,中世纪的欧洲,近代法系等等。作者还以宏观的手法原原本本的叙述了古今各大洲、各类型国家的法系和法律制度,尤其是对中国法律制度、法律传统和法律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二章为“法律与人类其他知识”,作者罗列了一个个小篇目,依次讨论了法律与考古学、人类学、哲学、逻辑、语言学、文学、神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科以及心理学等一系列社会学各门学科的关系,以惊人的与社会学相关的知识为依托,鞭辟入里,视界宽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法律与其他知识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画卷。
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八章,作者分别阐述了法律所涉及的各种具体问题,其中第三、四、五章详细介绍了属于法哲学领域内一些最重要的概念,谈到了法律的渊源、法律的本质和目的、社会联系中的法律(正义、平等等);第六、七章主要阐述了立法方面所涉及的一系列名词、概念,包括民主思想方面的三权分立、法治、宗教自由、言论自由、种族歧视、隐私权等,其他基本法律概念还包括人、财产、所有权、占有、责任,等等;第八章为“司法机构”,作者从司法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审判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英美法系中陪审制度的由来及优点,对抗式和审问式的区别,法庭及律师的作用等。作者的阐述和剖析让人一目了然的。为了让读者便于掌握每章的内容,作者同样罗列了林林总总、言简意赅的小标题。
第九章以“人权”单独立章,谈了人权的概念及人权运动发展的过程,阐述了人权之所以在当即世界上的立法、宪政的过程中占据着如此显赫的地位的原因以及他的由来、影响和贡献,并进一步指出了人权新领域可能的方向。作者不仅以其详尽的论述展现了世界上人权的现状,并特别强调了人权并非是一个抽象和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时代和地域有所不同。
第十章及最后一章为“法律的新动向”,谈了19个法律的新趋向,其中不乏有作者对于法律未来发展方向的客观、全面、仔细而又大胆的预测。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趋向于增强法官的创造力”,“趋向于容忍亚文化”,“趋向于由法人承担责任”,“趋向于建立开放的政府”等若干篇。作者的这种预测不管在将来能否实现,单就这一章的设立而言,它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全书的结构体例细致、全面、丰富,所有的主题概念都被罗列列成独立的小篇目,内容宏大,史论翔实,几乎涵盖了现代法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有小型百科全书的味道。但由于其分节细致的特点,再加上语句的凝练,读起来丝毫不觉的拖沓、吃力。维拉曼特的法律思维有其独到与精妙之处,这在他平实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在相当多的地方感受到这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