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价值与资本》

《价值与资本》内容提要

历史背景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而创立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其灵魂的宏观经济学。二战后,宏观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一跃升为主流经济学。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无论就其基本问题、分析方法,还是政策含义,都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和矛盾,两者的内容相互隔绝。为解决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这些矛盾,经济学家们力图使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力求重构宏观经济理论,使之重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则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他在1939年出版的专著《价值与资本》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希克斯没有盲从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凯恩斯的经济学还是一种萧条经济学,而是以马歇尔、瓦尔拉和维克塞尔的理论为基础,力图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从此奠定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研究基础。

经济学名著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财富的分配》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福利经济学》
《丰裕社会》
《国富论》
《国民经济学原理》
《经济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 (萨缪尔森)
《价值与资本》
《经济成长的阶段》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原理》 (曼昆)
《利息与价格》
《人口原理》
《人力资本投资》
《通往奴役之路》
《有闲阶级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概论》
《资本论》
《资本与利息》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理论》
《资本主义与自由》

书目结构

《价值与资本》共分4篇24章。

第一篇是主观价值理论(3章);
第二篇是一般均衡(5章);
第三篇是动态经济学的基础(6章);
第四篇是动态体系的运行(10章)。

《价值与资本》的理论体系

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本书的出发点,西方经济学家称它是本书的“杰作”部分。他看到了商品的效用无法直接衡量,同时又认为效用有大小高低之别,即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而效用的高低大小,乃是受消费者既定“偏好尺度”支配的,希克斯采用了埃奇沃思、帕累托的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

他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横轴X代表X商品,纵轴Y代表Y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消费者按照已定的收入和价格可以对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进行选择。不同的商品组合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相同程度的满足,因而具有无差异性。把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组合在坐标平面上的点连接起来,便得到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同等的满足水平。只要每一项商品都有正的边际效应,无差异曲线必定都是向右下方倾斜。

希克斯在以序数论代替基数论时,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说该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替代率随着X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希克斯认为,这一规律可以告诉我们边际效应的变化趋势。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