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循证管理

什么是循证管理

循证管理是指将建立在最佳科学证据之上的科学管理原理转化为组织行为。通过循证管理,管理者成为了专家,他们做出的组织决策是基于充分的社会科学和组织行为研究成果之上的。使专业决策从基于个人偏好和不系统的经验转变为基于最佳科学证据,这将成为一
个时代的思潮。

循证管理的特征

循证管理是一种决策范式,它将最佳研究证据与决策者的专门技术以及顾客的偏好整合起来,从而将实践导向更为理想的结果。

循证管理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它要求决策必须是基于真正的事实做出的。许多企业以及政府组织都置事实于不顾,相反,他们的行为依赖信仰、意识形态、随意的标杆,依赖他们的一相情愿,依赖他们过去的经验以及他们似乎擅长的东西,总之,依赖所有的东西,就是不依据事实。

第二,循证管理意味着一种承诺,即听取事实真相、获取事实数据,并以此作为行
动指南。

第三,循证管理意味着将组织视作尚未完善的原型,进而不断地试验与学习。所以,循证管理主要就是要培养一种正确的心智模式,一种学习与探询的心智模式(Pfeffer和Sutton,2006)。

综上,,循证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洞察专业实践的因果联系;

(2)对影响理想结果的可测因素进行独立考察;

(3)创造循证决策和科研参与的文化氛围;

(4)通过组建信息共享团体来避免对某些具体实践方法的滥用、误用或是利用不充分的现象;

(5)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促进那些已为科学证据所验证的实践的广泛应用,同时开发使决策更容易实施或完成的方法与技巧;

(6)使个体、组织和制度因素都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循证管理的思想实质

1、关注事实

决策质量是可获得事实的函数,在制定管理与组织决策时,需要可靠、有效的信息。针对企业管理人员不以事实为决策依据,而盲目听信一些管理大师的“管理传言”的现象,我们都有资格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我们没有资格拥有自己的事实。也就是说,观点可以是主观的、个人的,而观点据以产生的事实则必须是客观的。以经验、智慧或者个人资历为基础,来判断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决策时首先要问的应该是“证据是什么”,而不是“这是谁说的”,因为几十年来的归因偏差研究显示,我们对于自己成功的原因很难做出无偏差的判断,通常将成功更多地归功于自己。在这一点上,管理大师也不能免俗。

现在有太多企业的经营理念都建立在一些有瑕疵的“最佳实践”上,而这些所谓的“最佳实践”所提供的却都是一些肤浅、不堪一击、“万灵丹”式的错误信息。如果企业领导人根据这些可疑的信息来做决策,则无异于将自己的组织置于悬崖峭壁的边缘。企业不能只追赶潮流,盲目听信不实的管理传言,而应该根据事实证据,深思熟虑、充分质疑,以自己的智慧来实行循证管理,找出自己特有的“最佳实践”。

2、关注执行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好的执行与管理者做出的战略选择一样重要。循证医学盛行的医疗领域就是因为强调科学证据,所以在制定医疗管理的指导方针时,总是将社会科学和组织学有关执行的研究成果作为参照系。而在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发现的科学规律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科学原理与方法得不到有效执行已经成为制约管理绩效的一大瓶颈,所以,以大量可获得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有效的执行是循证管理的一个强烈诉求。

3、关注学习

循证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管理者学习并接受科学证据。与医疗、教育、法律不同,管理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专门职业。管理者无需通过专门的管理科学知识学习和考试,无需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便可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当没有管理学知识背景的人走上管理岗位以后,如何让他们加强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的命运具有重大影响,那么管理能力就是一种决定性的且通常是稀缺的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是重视循证管理的必然结果。管理者需要真正的学习,而不是时尚或错误的结论。当管理者对支配组织和人的行为的原理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就是有效的——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重复使用,并且可以推广到不同的情境之中。这样,管理者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太可能是错误的。如果管理者缺乏有关自己的决策所产生的组织后果的必要信息,那么,他们就很可能由于感性认识的偏差和误解而误读经验。循证管理能导致有效的学习和持续的改善,而不是基于错误假设之上的充满波折的职业生涯。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